【CAA科普】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安徽桐城市公益活动圆满完成

日期:2025-11-24 11:25

20251114日,中国自动化学会(CAA)携手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桐城市科学技术协会、桐城市教育局共同举办的“CAA科普百人团科技教育乡村行・安徽桐城市公益活动圆满完成。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普及工作委员会主任、复旦大学教授张军平,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理工大学教授陈德旺,北京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高级实验师马慧鋆三位百人团专家,为桐城市范岗中心小学和桐城市第二中学600余名师生带来了六场科普报告,为当地青少年讲授人工智能启蒙课,提升青少年人工智能核心素养。

本次活动由CAA普及工作委员会、CAA智慧教育专业委员会、CAA发电自动化专业委员会、桐城市范岗教育集团校联合承办,旨在下沉高端科研资源,赋能县域乡村地区中小学的科技教育发展。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副理事长周力、桐城市政协副主席胡艳凌等领导出席活动并致辞。

、活动现场合影

14日下午开幕式上,周力副理事长作为主办方代表发言。他指出,科普工作需要各界共同参与,学会联合基金会组织科普百人团专家走进桐城开展活动,期望师生借此了解前沿科技、感受科学家精神。随后,桐城市政协副主席胡艳凌和教育局副局长疏静致辞,对科普百人团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感谢。胡艳凌表示,桐城高度重视科技教育,全市多所中小学积极将人工智能课程纳入课后服务特色内容。此次活动将优质科普资源精准下沉至校园一线,为桐城孩子打开了通往人工智能与前沿科技的知识大门,也为桐城科技教育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周力副理事长致辞

胡艳凌副主席致辞

疏静副局长致辞

在报告环节,张军平教授为孩子们带来了爱犯错的智能体人工智能与教育两个主题科普报告,前者通过人类视觉、听觉、语言中的认知错觉等独特犯错模式,揭示AI尚未全面超越人类的本质,指出其依赖算力、认知局限的短板,提供人机互补新视角;后者回顾AI发展历程,阐述其在多领域对教育的影响,既展现AI在科研、编程中的潜力,也揭示其解决复杂问题的局限,强调混合智能重要性,并展望教育需培养创新思维与跨学科能力以适应AI时代。


张军平教授作报告

陈德旺教授在现代人工智能的华人贡献与未来图灵奖的思考科普报告中,为学生们介绍了华人科学家代表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杰出贡献:李飞飞创建了庞大的ImageNet图片库,帮助电脑更准确地看懂世界;孙剑、何凯明发明的ResNet技术,让电脑在学习时更高效;英伟达研发的GPU芯片,则大幅提升了电脑的运算速度。陈教授指出,要让电脑变得更聪明,需要从提升视觉识别、深化思考能力、增强运算性能,以及融入人类智慧这四个方面努力。最后,他通过城市应急系统的例子,展示了人类与电脑如何携手合作、解决问题。

陈德旺教授作报告

马慧鋆老师在机器人前沿及发展报告中生动展现了机器人技术的飞速发展,首先揭示了真实世界中机器人从虚拟到具身的多样形态,随后通过工业制造、医疗辅助、农业作业及特种任务四大场景,展示了机器人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与应用成效;接着深入解析了环境感知、运动控制、人机交互三大技术前沿的核心突破;最后探讨了机器人时代带来的就业结构转型与伦理规范挑战,全面呈现了机器人技术如何从概念走向现实,并深刻重塑人类生活方式与思维模式。

马慧鋆老师作报告

在报告现场,学生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纷纷踊跃举手向专家提问,互动环节气氛异常热烈。

活动面对面现场

展望未来,中国自动化学会与浙江省智航教育基金会将发挥自身优势,凝聚各界力量形成教育合力。以精益求精的态度优化活动形式内容,精准契合县域乡村学校需求;以开拓进取的精神拓宽合作领域,探索多元的科技教育合作模式。全力培育创新实践型优秀科技人才,为我国科技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来源:中国自动化学会普及工作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