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中国发展擘画蓝图。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广大党员干部要深刻领会全会精神,将其转化为推动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和自觉行动。
把稳思想之舵,筑牢政治之基,深刻把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的政治逻辑。万山磅礴,必有主峰。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根本保证。回顾过往,从“一五”到“十四五”,每一个五年规划(计划)的制定与实施,都是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凝聚亿万人民力量,克服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辉煌历程。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研究“十五五”时期发展大计,其本身便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制定,必将进一步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国家治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这是我们应对复杂严峻形势、完成艰巨繁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的必然要求,是凝聚磅礴力量、实现民族复兴梦想的根本所在。广大党员干部要持续加强理论武装,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创新理论,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聚焦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对“十五五”规划建议明确的目标任务、战略举措,不折不扣、创造性地加以落实。
恪守为民之心,增进民生福祉,深刻把握“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的性质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谋划未来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五五”规划建议的制定,必将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于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的宏伟蓝图才能获得最广泛的支持,凝聚最强大的力量。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并自觉践行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倾听民声、了解民意、汇集民智,使各项政策举措更符合实际、更贴近群众需求。要聚焦“十五五”时期民生领域的重点任务,在促进就业、提高收入、加强社会治理等方面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民生实事。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筑牢党长期执政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激活创新之源,提升发展之效,深刻把握“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时代主题。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坚持高质量发展,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也是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的必然要求。“十五五”规划的制定,必将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作出战略部署,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广大党员干部要勇于打破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要聚焦科技创新的前沿、产业升级的方向、深化改革的难点,敢于先行先试,善于破解难题,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更大作为。要强化系统观念,处理好速度与质量、发展与安全、当前与长远等重大关系,防止单打一、片面性。要发扬钉钉子精神,对“十五五”规划确定的高质量发展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一步一个脚印向前推进,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来源:共产党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