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决定性因素

日期:2024-07-17 08:48

新质生产力是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随着科技的快速进步和产业结构的深刻变革,发展新质生产力已成为推动我国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其中“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决定性的因素。具体而言其中蕴含以下三重逻辑。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时代表达是其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认为,生产力就是人改造自然的能力,生产力的发展是衡量社会发展带有根本性的判断标准。新质生产力归根到底还是生产力,具有生产力的一般规律。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刻阐述了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重要性。生产力由三个基本因素构成:劳动者、劳动资料以及劳动对象。马克思认为,“人的活动借助劳动资料使劳动对象发生预定的变化”,这里的“预定的变化”表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性的而非盲目的,说明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等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掌控和决定整个劳动过程,所以劳动者即“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能动、最革命,因此也是决定性的因素。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生产领域,更广泛地渗透到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新能源、新材料等前沿科技领域,在这些领域中,人的知识、创造力便成了决定性的因素。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这说明新质生产力是对过去相对效率较低生产力的全面超越,本质是先进生产力。而要发展生产力三要素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关键在于人。当今时代,人才是第一资源,科技发展需要依靠人才,创新驱动关键在人才驱动,创新的核心动力是人的知识、智慧和创造力,从科研人员的突破性发现到企业家的商业模式革新,是人的创新活动不断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随着时代发展,劳动客体从传统工业的机械化、电气化设备升级为智能化、数字化工具,相应地,与依赖体力和技能的传统行业劳动者不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能参与智能化、数字化生产活动的劳动者。要通过自主培养和人才引进等方式,提升全民族的创新能力和科技素养。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优化人才结构和质量,以人才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培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现实回应是其实践逻辑。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其中,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显得尤为关键。202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26万亿元,增长5.2%,综合国力不断提升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打下坚实基础。近年来我国在多个新兴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例如,新能源汽车、高性能计算、量子通信技术等领域均展现出强大的竞争力和市场潜力,2023年我国出口3.38万亿美元,占国际市场份额14.2%,位居世界第一,其中,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1.06万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大关,增长29.9%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经济稳定增长和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发展引擎。此外,国家在新基建项目如5G网络、大数据中心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上的持续投入,不仅提升了我国的信息化水平,也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基础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而如果没有大批适应现代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高创造力的劳动者和创新人才,发展新质生产力就无从谈起。从数量上看,劳动人口规模不断增长,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超过8.6亿,拥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数目不断增加。从质量上看,顶尖科技人才的国际学术影响力持续提升,我国的科技研发全时当量人员从2012年的324.7万人年增加至2022年的635.4万人年,居全球首位;入选世界高被引科学家从2014年的111人次增至2022年的1169人次,排名全球第二。这些数据表明,劳动者和创新人才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人才基础保障和智力资源支撑,同时也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了新的发展动能。因此,我们要深化推进科技体制和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完善科技评价和激励机制,充分释放各类人才的创新活力与潜能,确保新质生产力稳定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坚持人民至上发展理念的目标旨归是其价值逻辑。我们这里所说的“人”,不单单是狭义的参与劳动的人,更是广义上的人民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坚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新质生产力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党和国家为了打破固有发展模式、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美好生活需要而逐渐形成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在于不断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乡村全面振兴正稳步推进;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收入结构不断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不断优化,城乡和区域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5G基站总数达350.9万个,占移动基站总数近三成,5G网络已覆盖全国地级以上城市及重点县市,我们始终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发展新质生产力,就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首先,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为了人民,我们要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向能够增进人民群众福祉的领域赋能,如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增加人民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绿色能源和环保技术减少环境污染,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的医疗服务提高医疗健康水平,通过推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丰富和优化在线教育资源,使更多地区的人民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这些都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向和内容。其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依靠人民,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根据科技发展新趋势,面向新的社会生产需要,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培养急需人才,通过推动科技创新,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成果必须由全体人民共享,这意味着要实现成果的公平分配,确保社会的各个阶层和不同地区的人民都能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获得实际益处,要特别注重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地区,通过合理的分配制度,让人民群众在享受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的同时,能够切实感受到发展新质生产所带来的便利。(作者:曹朴,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刘宗灵,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来源:人民论坛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