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全国9000多万科技工作者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节日——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弘扬科学家精神,勇当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指出:“科学家精神是科技工作者在长期科学实践中积累的宝贵精神财富。” 2021年9月,以“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入选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放到国家强盛之基的战略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关心科技工作者,强调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深刻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科技实力决定着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也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2021年2月,总书记春节前夕赴贵州看望慰问各族干部群众时,勉励“广大科技工作者以南仁东等杰出科学家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勇攀世界科技高峰,在一些领域实现并跑领跑,为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1年5月,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十大上号召,“新时代更需要继承发扬以国家民族命运为己任的爱国主义精神,更需要继续发扬以爱国主义为底色的科学家精神”。2024年3月,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科技界环境资源界委员时强调,“科技界委员和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在总书记的关怀激励下,我国科技工作者奋力攻关,科技成果不断涌现,重要技术领域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阶段,并跑、领跑的比例不断扩大,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排名达到第12位,拥有的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首次跃居世界第一。
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以科学家精神为引领,心系祖国和人民,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同学的毕业纪念册上郑重写下“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的黄大年,归国后不知疲倦地带领团队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58岁;在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之时,南仁东提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工程设想,就此把人生奉献给了“中国天眼”这一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禾下乘凉梦,一梦逐一生,2021年“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去世前两个月,年过九旬的他还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病危之际最挂念的仍是稻子长势……“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北斗导航、载人深潜、量子科技等,新中国科技之所以能够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用短短70多年的时间取得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树立起一座座科技创新的丰碑,凝结着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心血,离不开对科学家精神的大力弘扬。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十四五”时期以及更长时期的发展对加快科技创新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要进一步鼓舞和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科技创新重任,努力做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表率,做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表率,做坚守学术道德、严谨治学的表率,做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表率,不断向科学技术广度和深度进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来源:求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