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路径

日期:2023-09-15 17:23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科技自立自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转化、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任务、关键环节、根本支撑。推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深刻认识和全面把握党在新时代推进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和战略路径。

 

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创新发展的根本支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关键。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提出“四个现代化”发展目标,后来把“科学技术现代化”作为四个现代化的关键。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党的领导人先后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等重大理论命题。从“向科学进军”到“科学的春天”再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今天的“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号召,我国科技事业接续发展、奋力前行,在促进我国发展大局中发挥着根本性的战略支撑作用。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新发展格局的最本质特征,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驱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源。当前,我国科学技术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但是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还没有得以根本改变,一些关键部件依靠进口,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科技遏制、技术脱钩、极限施压等竞争性战略,传统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压力突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突破传统路径、应对外部挑战的主要抓手,是参与新一轮全球科技竞争的必然选择,是确保国内大循环畅通、塑造我国在国际大循环中新优势的关键。

 

牢牢把握创新发展主动权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坚持走自力更生道路,取得了一系列科技发展的重大标志性成果和历史性成就,科技事业从量的积累进入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进入系统能力提升的新阶段。当前,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科技创新的广度、深度、速度、精度大大超出传统认知,这带来了科技发展模式、科学研究范式、科技管理方式、科学开放形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的重大变革,这需要我们坚持历史自信、保持历史耐心、掌握历史主动,牵住“牛鼻子”,牢牢把握科技命脉和创新发展主动权。

 

二战以来的实践表明,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障碍,就是不能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导致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受阻,最终丧失自主能力,在政治、经济诸多方面形成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附。这也是形成“中等收入陷阱”的根本原因。世界各国现代化的重要经验表明,独立的国家主权是现代化的制度前提和根本政治保障,追赶型经济体必须有效发挥国家作用以保护、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践表明,越是接近世界科技和知识前沿,追赶和超越的难度就越大。从后发优势到竞争优势和先发优势的转变,必须坚持党对科技事业的全面领导,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

 

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

 

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是驱动发展的两翼。从根本上,科技创新决定着制度变迁,但是制度创新在一定条件下作用于科技创新,制约着创新能力的提升。邓小平同志指出,经济体制,科技体制,这两方面的改革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是改革创新的着力点,也是我们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地方。”打通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通道,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是根本,建设高效能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是重点,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关键,科技规划体系、科研管理制度,国家的金融和财税制度等是支撑科技创新的重要制度安排。

 

当前,我国科技与经济相结合的问题依然突出,我国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依然存在各种障碍、堵点。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需要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优化科技政策供给,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创造良好创新生态。在竞争性领域,要充分发挥市场决定创新资源配置的作用,培育良好创新格局,形成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在发挥政府作用领域,党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主要表现为观大势、谋全局、抓根本,国家科技力量应主要着力于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科技管理部门的主要任务则是抓战略、抓改革、抓规划、抓服务。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加强基础研究

 

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两大着力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要包括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充分利用社会主义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发挥国家作为重大科技创新组织者的作用,在载人航天、探月探火、深海深地探测、超级计算机、卫星导航、量子信息、核电技术、新能源技术等领域取得重大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实践表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在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中的协同作用,国家前瞻性推动与市场活力激发是促进科技进步的关键。

 

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第一次产业革命源于棉纺织工业的技术革命,但作为革命标志的蒸汽机的改进离不开当时的力学和热学原理;第二次产业革命更是离不开电磁学等物理学基本原理;第三次产业革命和正在兴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基础研究发挥着更为显著的前端性、基础性作用。基础研究制约着原始创新能力。我国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之所以会出现“卡脖子”现象,主要原因在于没有弄懂其背后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中国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同时,必须坚持“四个面向”,重点加强基础研究,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进重点跨越,实现优势领域、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可控。

 

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致2023年浦江创新论坛的贺信指出,中国将持续以更加开放的思维和举措推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同各国携手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创新生态是塑造创新主体、激发创新活力的发展环境。创新文化、创新精神、科学精神、科学素质等都属于创新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创新生态与其时代精神、文化特质、制度设计等密切关联。

 

培育良好创新生态,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然要求。创新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要有强烈的创新自信,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努力在自主创新上大有作为。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追求真理、勇攀高峰的科学精神,弘扬老一辈科学家以身许国、心系人民的优良传统,培育严谨求是的科学文化。服务人民是科学创新的本质要求,科学成果应该造福全人类,要树立服务人民的科学伦理观,形成科技向善的发展理念。要不断提高全社会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科普教育,推进科教融汇,形成崇尚科学、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科学风尚。要有全球视野,推进高水平国际科技交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基本理念推动开放创新。

 

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历史实践表明:创新高地,也是人才高地;创新策源地,往往也是人才集聚地。一个国家或地区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吸引力,是衡量其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重要标志。当代世界的国际竞争,实质上是人才竞争和教育竞争,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演进,我国人才结构与教育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战略人才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世界级科技大师缺乏,领军人才、尖子人才不足,基础研究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我国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与世界一流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优化人才强国战略的顶层设计,必须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必须坚持自主育才和外部引才相结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探索引才育才新机制。虽然自2018年以来,我国人才对外开放受到来自一些西方国家的冲击,但是我国已经建立了庞大的人力资源基础,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和人才供给自主可控能力不断提高,这使得我国即使面临“卡脖子”和技术封锁,仍然能够保持科技发展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