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把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深刻内涵

日期:2023-06-21 09:3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和世界大势与时代潮流出发,作出了一系列关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科技自立自强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重大举措和基本要求。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遵循科技创新的基本规律,彰显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本质要求,整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建设,科技自立自强才能真正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科技自主创新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根本遵循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关系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基本思想之一,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揭示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生产中的巨大作用,认为“科学的力量也是不费资本家分文的另一种生产力”“风、水、蒸汽、电大规模地从属于直接的生产过程,使自然力变成社会劳动的因素”;阐明了科学技术转变为生产力的历史趋势及在生产力中地位的特殊重要性,认为生产能力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发展,必定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最有力的手段。尤为重要的是,马克思明确指出,科技创新不会仅仅局限于物质生产领域,而将成为决定社会生活发展方向的影响因素。

真正的科技创新必须坚持自主创新。历史证明,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奋斗基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找到了科技自主创新之道,既遵循科技创新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共同特征,又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特征和具体要求,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持续彰显科技创新的时代价值和社会意义,不断增强自主创新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驱动因素的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重大判断,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科技创新的自主意识、自主能力和自主水平不断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创新是民族进步之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阐释了科技自主创新的力量、格局、战略等一系列关键问题,为准确理解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了理论遵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是更加激烈的科技竞争,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我们在全球经济竞争中就会处于下风”“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论述,理解科技创新的核心要义,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是一种不可逆转、不可抗拒的力量,科技在“追赶”和“超越”中历史地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在科技创新过程中,“竞争创先”“交替领先”的复杂关系直接影响着世界力量对比,催生了世界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变化,甚至决定着各国各民族的前途命运;科技创新的基础战略是自主创新,只有自主创新才能“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永葆国家发展的创新动能;同时,还要处理好自立自强和开放创新的关系,自立自强与开放合作是辩证统一的,关起门搞“创新”不是自主创新而是闭门造车,作为全球创新发展的一部分,我们要更好地学习、吸收、借鉴全球科技成果,走开放创新之路,才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这既是一个全新的命题,更是一项崭新的事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科技自立自强的水平越高,社会发展的动力就越强劲,国家强盛和民族复兴的命运才会真正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有效应对发展环境变化。分析近代以来世界发展历程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可以发现,坚定自力更生的理想信念,树立雄心壮志,才能提升与强者比拼的信心,进而奋起直追、潮头搏浪,真正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面对当今世界科技前沿领域和顶尖水平不断涌现、变化迅猛的现状,首先要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只有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自立自强才具有现实意义;其次要强化国家战略,只有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才能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最后要推进全球科技治理、建设全球创新中心,只有持续构建开放创新生态,才能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真正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真正把握发展自主权。发展自主权直接关系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略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主导国家发展命运的决定性因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劳动生产率提高。”牢牢把握发展自主权与推进科技创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是有机统一的。一方面,把握正确方向,树立远大志向、立足自身实际、遵循发展规律、聚焦前沿领域,在努力赶超中逐步形成自主创新的优势,逐步提升科技自立自强水平,点面结合,实现整体突破;另一方面,深化科技治理体制机制改革,将科技自主创新与突破产业瓶颈有机统一,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进一步破除思想障碍,全面加强对科技创新的部署,集合优势资源,有力有序推进创新攻关的“揭榜挂帅”体制机制,明确路线图与时间表。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必须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直面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任何国家都在寻找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突破口,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先机。“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迎头赶上,关键在于改变我国经济科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弃老路、走新路,就必须在自立中转方式、换驱动,在自强中破除依赖性、突破各种阻力压力。奋起直追,关键在于“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迈开步、大步走,就必须在自立中谋划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科技决策,在自强中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力争超越,关键在于“努力实现关键技术重大突破,把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就必须在科技竞争中做到速度更快、效果更持久,在自立中树立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和信心,在自强中创造引领世界潮流的科技成果。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将我国建设成为世界科技强国。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积极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自主创新是我们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关键就是抢占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制高点。这不但要全面发力、多点突破,更要在关键问题、重点领域上推进纵深发展。拿下这个“制高点”,取决于关键核心技术是否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只有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拿下这个“制高点”,取决于我们有没有标志性科技成就,在突破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时,要找到支撑高端引领的先发优势,实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的战略性转变,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拿下这个“制高点”,还需要解决科技创新资源分散、重复、低效的问题,在科技难题取得实质性突破的基础上,将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升放到重要位置上来,实现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的“双轮驱动”。

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必须夯实创新发展人才基础。“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事实证明,人才引领发展是基础,科技领军人才是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主体。当今世界,“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占据人才优势,必须建设世界人才中心,让一流科学家、顶尖创新人才在中国找到发展机遇、建设创新平台、开展前沿研究、实现交流合作;占据人才优势,应该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加快建设以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科技领军企业等为支撑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建立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持续构建开放创新生态;占据人才优势,要培养一大批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青年人才,实现人才自主培养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举措,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与此同时,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还要将科技创新成果更加广泛地运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之中,真正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落脚在“强”。“中国要强,中国人民生活要好,必须有强大科技”。比如,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才能实现国家粮食安全,人民生活幸福安康;工程科技自立自强,才能实现工程造福人类,既源于美好生活需要,又归于美好生活之中;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加智能的工作生活方式。

 

来源:《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