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协2023年工作要点

日期:2023-03-29 08:55

2023年,中国科协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和增强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有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坚持“聚焦靶心、守正创新、深化改革、开放协同”,着力强化思想政治引领,着力激发科技工作者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着力做实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工作,着力深化系统改革,打造有温度、可信赖的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中作贡献。

一、全面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1.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工作和群团工作重要论述的体系化研究、学理化阐释和大众化解读,推出一批重要理论研究成果和宣传产品。持续更新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论述摘编学习读本。

2.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科协关于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实施方案。实施中国科协党校科技人才领航计划。依托中国科学家精神宣讲团、地方宣讲团、特色宣讲团、百馆千场万人科学家精神宣讲联盟等,面向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开展宣传宣讲。组织开展“用科普讲好中国式现代化故事”主题活动。

3.实施科学家精神弘扬工程。办好弘扬新时代科学家精神论坛。加强科学家精神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发起成立中国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联合体。实施中国科学家故事精品力作采编工程,开展“对话科学家”主题活动,建设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扩大“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参与面覆盖面影响力。启动中华文明科学文化探源工程。组织“最美科技工作者”等模范典型学习宣传活动。开展“科学家故事走进中小学”试点。

4.涵养优良学风。加强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工作,办好宣传报告会等主题活动和“顶流来了”等融媒体节目。实施学风传承行动,支持在高校院所建立学风涵养工作室。发挥“风启学林”社区平台作用,支持院士专家、大中小学生开展科学家故事的研究、创作、传播。推动成立中国科技伦理学会,组织“科技伦理前沿谈”全国征文大赛,举办科技伦理高峰论坛

5.推动科技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完善科技志愿服务组织体系,设立专项引导全国学会等社会组织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完善支撑保障制度,制定实施科技志愿服务标准,探索推出星级科技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推广基层“三长”、老科技工作者、女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技志愿服务的模式路径。组织推选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二、筑牢科技人才托举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

6.坚持党对人才工作的全面领导。健全人才工作领导机制,指导各级科协和学会组织建立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完善各级科协和学会党组织定期听取人才工作汇报机制,建立健全科协系统重大任务、重点项目、重要活动聚焦服务人才的牵引机制。开展区域人才发展环境监测评价。创新科学技术与人文社科两支队伍交流模式,举办科学与艺术高端论坛。

7.加大科技人才的表彰奖励举荐力度。配合做好国家级工程师表彰奖励。开2023年度院士举荐。做好第三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第十九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等的评选表彰。优化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机制,面向科技领军企业工程师群体探索实施托举工程。加强中国工程师联合体建设,完善国际实质等效的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推动工程师专业能力国际互认。指导支持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开展科技人才表彰奖励活动。

8.加强青少年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深入实施中学生英才计划,指导支持各省推广工作模式,开展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工作。依托科技馆和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平台加强科学教育,组织开展科技教师及科技辅导员培训和专业水平认证工作。组织好第37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和基础学科奥林匹克竞赛。举办第9届全国青年科普创新实验暨作品大赛、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全国青少年科学节等活动。

三、深度融入国家创新体系,服务高质量发展

9.前瞻研判科技发展方向。完善问题难题前瞻研判工作体系,组织遴选发布年度前沿科学问题、工程技术难题和产业技术问题,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启动学科发展引领工程,组织开展22项学科发展和学科史研究、13项产业技术路线图研究。

10.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办好第二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举办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主场国际会议和活动。举办中国科技青年论坛、中国科技会堂论坛,联合地方政府举办产业创新论坛等活动。搭建高层次专家研讨会、青年科学家沙龙等精品化小型高端交流示范平台。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2023)》。

11.深化世界一流科技期刊建设。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遴选推介重大成果,开展论文双语传播。支持办刊机构依托国内自主平台数字出版。完善高质量期刊分级目录。实施全国学会期刊出版能力提升计划。扩容临床、中医药和科研仪器案例库,拓展评价应用试点。举办世界科技期刊论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等活动。

12.持续推进一流学会建设。做实中国特色一流学会建设专项,开展全国学会综合评估,强化学会重点事项监管。推进学会办事机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制定学会负责人任职管理办法,推动学会分支机构规范发展。支持学会开展团体标准研制、科技评估等工作。迭代升级全国学会理事长沙龙和秘书长沙龙,举办世界科技社团发展与治理论坛,开展全球科技社团跟踪研究。

13.做强“科创中国”品牌。启动第二轮试点建设,探索省级全域试点,有序衔接“创新驱动示范市”创建推动地方政府设立“科创中国”建设引导专项,把“科创中国”建设任务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开展院士专家地方行活动。支持新建一批科技服务团,引导成立一批技术转移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启动“科创中国”金融伙伴计划,培育技术经理人专业化服务队伍,壮大专兼职联络员队伍。遴选发布“科创中国”系列榜单,实施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专项,吸纳1万家以上企业入驻。举办中国创新方法大赛。深入实施科技助力乡村振兴行动,组建产业顾问组提供精准科技服务,深化定点帮扶和援疆援藏工作,推广科技小院模式。探索开展博士创新站建设试点。办好海外科技人才创新创业大赛、创业训练营等活动,推动国际技术交易联盟建设和海归创业联合体建设,新增一批海智计划基地,有序扩大海外合作机构数量,加强特聘专家队伍建设,服务我国企业设立海外研发中心。

四、加强国家科普能力建设,服务全民科学素质提升

14.深入推进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加强协同联动,完善纲要工作机制。实施重点人群科普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银龄跨越数字鸿沟”、科普助力“双减”等工作,做强全国科普日等群众性示范科普活动,继续办好“天宫课堂”、送科技下基层、科技教育乡村行、“智惠行动·百会百县乡村行”、“智爱妈妈”等活动。推进科学素质和数字素养与技能监测评估。实施学会科普专项。加强典型示范,支持地方科协开展全域科普、科普中心建设等工作。推动各地提升“基层科普行动计划”效能,开展科普服务高素质农民培育行动。

15.构建“科普中国”生态。强化科普社会动员机制,加强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建设,推动设立社会化科普奖项,办好中国科幻大会,支持地方科协开展科学文化场馆融合发展、公共场馆科普化、科普集团建设等工作。探索科技资源科普化机制,推动大科学装置、重大科技工程科普开发开放。优化基层科普组织动员机制,提升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县效能。推动“科普中国”平台建设,赋能两翼共建共享科普资源。加强科普政策和重大科普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加强科普标准化建设。办好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推进科学素质国际组织建设,深化“一带一路”科普交流合作。

16.深化科普供给侧改革。组织科技工作者面向重大题材开展科普创作和传播。强化应急科普工作机制,组织开展主题宣教活动。完善政治性、科学性审核机制,提升科普辟谣平台传播力和影响力。启动科普人才托举工程,深化科普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开展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普专业职称评审。巩固提升城乡社区科普工作水平。

17.深化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提升现代科技馆体系服务公众及组织动员能力。构建科技馆评估体系,推进科技馆标准化建设和定级评估,推动卓越科技馆培育。出台科技馆免费开放资金管理办法。加强流动科普设施考核评价。开展“奋进科普新征程”全国科技馆联合行动,推进“中小科技馆共建行动”,深化“智慧科技馆2.0”建设。

五、做精“智汇中国”,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

18.强化科技战略咨询。聚焦党中央关注重大问题开展系列调研,加快建设国家高端科技智库,形成高质量研究报告和咨询建议。组织开展科技战略、政策、人才立法咨询。依托全国学会建设决策咨询专家团队,依托地方科协建设区域智库基地。提升《科技工作者建议》《科技界情况》等内参的质量,打造“智汇双月谈”、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地方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等平台。

19.实施智库合作伙伴计划。深化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的战略合作,打造中国科技智库论坛。依托各类智库基地,加强与国际科技智库的对口交流合作,构建网络化的智库合作体系。实施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

20.建设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体系。落实《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动员“一体两翼”组织开展系列调研。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快速调查响应机制,建设中国科协区域联合调查基地,推进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体系和“科情在线”平台联动,年内线上线下覆1000万科技工作者。

21.加快推进“智汇中国”平台建设。建成“智汇中国”官网。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咨询实验室分析平台。建设机构库、成果库、专家库、特色数据库,面向全国学会、地方科协等单位,遴选试点参与平台建设。完善科协系统统计制度,探索建立重点工作专报和快报机制。

六、深化民间科技人文交流,促进开放信任合作

22.搭建高端国际交流平台。举办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等国际会议。搭建面向重点国别的高层科学家对话平台。深化“一带一路”科技人文交流,实施“一带一路”青少年科技创新伙伴计划,探索建立海外建设工程科技志愿服务机制。持续推进在我国境内发起设立国际科技组织。支持我国科技工作者在国际组织竞选和任职,办好国际组织任职及后备人员培训班。对接联合国重要会议及工作机制平台。加强国际科技传播能力建设。

23.增进与港澳台科技界联系。支持港澳台科技工作者加入全国学会,举办港澳台科技人才国情研修、当代杰出华人科学家公开讲座等各类活动,搭建大湾区工程师论坛、海峡科技专家论坛、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等交流平台。

七、推进改革向纵深拓展向基层延伸,建好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

24.深化科协组织数字化转型。建设全国学会网上办事大厅。支撑学会、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等建设网上会员之家,建设办公自动化、智慧党建等一批便利化通用工具和实用化业务场景。完成科协系统组织和人才信息“一库集成”。推动科协各项业务在统一平台组件化集成,年内实现审批、备案、评选等网上办理事项“一网通办”比例超过80%。

25.推出一批关键领域改革举措。优化学会布局,鼓励地方科协在前沿新兴交叉领域发起成立新学会。研究编制科技期刊开放获取指导意见和版权许可规范。支持省级科协联合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带动区域期刊高质量发展。推进高端科技智库试点建设,完善支撑智库体系的制度机制。深化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改革,强化科技竞赛治理。

26.支持地方科协和全国学会改革创新。探索党建带群建工作模式,推动地方科协党组建设,健全组织建设协同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体系。加强对地方科协换届工作的联系指导。指导地方科协和基层组织探索建设新时代科技工作者之家。支持学会建设分类分级会员管理服务体系,打造会员发展服务示范学会。鼓励有条件的全国学会独立或联合设立现代出版企业。

27.夯实基层组织基础。健全中国科协团体会员制度,有序发展一批企业科协、高校科协等加入中国科协或地方科协。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企业科协工作的意见,推进企业科协组织扩面和工作提质。推进高校院所科协组织建设,探索面向国家实验室、国家科研机构以及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机构等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推进城乡社区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全面振兴农技协组织。面向“两新”组织,扩大科协组织覆盖。研究出台新时期深化“三长”工作的指导意见。组织开展“寻找最美基层科协主席”活动。

八、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28.全面加强科协系统党的建设。牢固树立政治机关意识,提升机关党建质量,锻造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健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制度。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建立健全舆情监测研判机制,提高预警研判和应急处突能力,打造网络宣传队伍,实施网络科普生态专项治理行动。加强反邪教协会组织和阵地建设。

29.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压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持之以恒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纪检监察机构同题共答、同向发力,自觉接受监督,加强会商沟通。持续深化中央巡视后续整改,加强巡视审计财务监督融合,加强机关纪委建设,充分发挥全面从严治党的引领保障作用。

30.推动理顺学会党建工作管理体制。坚持党建强会,强化学会党组织政治责任,压实秘书处党组织、理事会党委的党建主责。强化章程政治审查和负责人政治把关,推动新成立学会及学会年检、评估、换届、届中调整等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强化科协与学会办事机构支撑单位、所在行业领域主管部门等协同监管,加强对无办事机构支撑单位学会的日常监管,建立健全问责、容错和退出机制。指导省级科协对业务主管学会全面摸底、科学分类、试点推进。开展试点工作专项调研和督导评估。依托“智慧科2.0”平台,加快学会党建数字化转型。

31.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健全以德为先、任人唯贤、人事相宜的科协干部选拔任用体系,按照好干部标准,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完善科协干部素质培养体系,聚焦主责主业加强干部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和专业训练。推进全国学会专职工作人员专业水平评价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