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科技社团负责人共议新时代科技社团使命与发展

日期:2018-05-26 10:58

5月25日,继报告会之后,中外科技社团发展论坛继续举办研讨会。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怀进鹏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兼学会学术部部长、企业工作办公室主任宋军出席研讨会。近30位中外科技社团负责人就世界一流科技社团的基本特征和建设路径进行交流研讨。研讨会由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数学会理事长袁亚湘院士主持。

怀进鹏在致辞中指出,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为经济与社会发展创造了新机遇,也带来了新挑战。面对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对科技治理、社会治理乃至全球治理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科协主动识变应变求变,首次创设中外科技社团发展论坛,搭建与国际知名科技社团的合作交流平台,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有识之士共同分享科技社团管理的经验和思考,共同探讨科技社团发展的未来方向,共商科技组织在增进人类福祉、缩小知识鸿沟、促进科技服务社会中的作用,共同探讨如何更广泛地团结凝聚世界范围内的科技工作者积极应对科技、经济与社会融合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他认为,科技社团是科技发展和社会变革的产物,伴随着科技发展应运而生,是人类文明的倡导体,也是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撑。科技社团的生命力不仅源于科技问题的吸引力和贡献度,也源于后备人才的涌现力与聚合度。科技社团的动力与活力体现在科技创造力、组织动员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反映出科技社团的亲和力、影响力与发展竞争力。他强调,科技组织承担着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社会责任,如果说融合、跨界是科技创新的新模式,而面对全球化、系统化、综合化的发展趋势,特别是交叉学科、新学科分支不断涌现的情况,更需要科技组织主动搭建和推动国际之间、跨学科之间、跨领域之间的交流合作平台,因此,在新时代我们要推动共同思考和探讨科技组织方式与发展规律,在交流合作、创新发展、服务会员、服务人类中做出科技组织应有的贡献。中国科协作为中国科技社团的组织者和联合体,真诚希望与世界科技组织和各类科技社团加强合作与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借鉴,以更好地推动和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执行董事兼首席运营官史蒂芬·韦尔比在研讨中重点介绍了该会的3个明显优势,一是学科覆盖全、领域覆盖广,这是该会具备影响力的重要基础;二是会员类别、来源的多样性,这是增强该会自我造血能力的重要保障;三是工作的公开透明性,这是该会保持工作权威性的重要手段。

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俞立中在研讨中表示,世界一流学会至少须具备6个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要成为一个吸引和连接专家学者和热心于科学与教育人士的学术之家;二是要具有有影响力的学术活动品牌;三是要具有有国际竞争力的期刊;四是要与国际学术共同体之间保持紧密的连接,包括成员之间的紧密合作;五是要有有影响力的学会奖励品牌;六是要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王国强、中国药学会理事长孙咸泽、香港工程师学会会长陈国璋、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张彦敏、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中国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胡义萍、英国皇家化学会首席执行官罗伯特·帕克、英国纺织学会首席执行官斯蒂芬妮·迪克、日本电气学会秘书长酒井祐之、美国科学促进会国际事务总监王智弘、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学术市场部总监文森特·卡西迪、英国工程技术学会国际运营总监易恩、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研究和高等教育主管凯瑟琳·邵池等在研讨中分别作了重点发言。

中国科协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部分中国科协所属全国学会代表、浙江省有关学会代表列席了研讨会。

 

来源: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