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6日)
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2017年工作情况
2017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战略指引下,我国科技战线砥砺前行、勇攀高峰,推动科技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研发经费投入世界第二,全时研发人员数量世界第一,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7年全球第一,国际科技论文总量连续9年稳居世界第二,在基础研究前沿领域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成果,建成一批世界级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高技术实现整体跃升,创新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科技人才队伍“量”“质”齐增,科技开放合作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我国科技创新已进入跟跑、并跑、领跑“三跑并存”新阶段,为培育新动能、打造先发优势、塑造引领型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一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科协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一、坚持以迎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为主线,对科技工作者思想政治引领力度进一步加大
牢牢把握科协组织的政治属性,提高政治站位,始终坚持把讲政治作为第一位要求,把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作为最重要的政治使命,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断加强对科技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
一是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迅速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热潮。坚持把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作为全年工作主线,以组织开展“迎接党的十九大,做合格党员”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营造众心向党、团结稳定的良好氛围。十九大召开前夕,及时召开党组扩大会,对组织收听收看大会盛况、做好学习宣传作出周密部署。十九大期间,通过516个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开展问卷调查,把握思想动向,宣传大会精神,及时分析上报。大会闭幕后,第一时间召开党组扩大会和全体党员干部大会传达学习十九大精神,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基层党组织合计举办学习活动1016场,25855人次参加。举办科协系统学习十九大精神宣讲报告会和地方科协主席专题培训班,实现“关键少数”全覆盖。及时举办科技工作者座谈会,深入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开展宣讲,引导科技工作者准确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更加自觉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创新工作方式,着力在学懂弄通特别是做实上狠下功夫。根据中央统一安排,把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第一要务、第一行动、第一考验,对标中央要求,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深刻理解,切实做到“六个聚焦”和“十个深刻领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认真研究制定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方案,部署在全系统开展“新时代创新先锋”主题实践活动,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强大动力。坚决破除以文件落实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的形式主义陋习,组织机关各部门各单位把“摆进去”和“跳出来”有机结合起来,明确导向,抓紧压实,转变思想观念,转变目标标准,转变方法措施,通过理论联系实际、开放交流讨论等多种形式,在高强度的思想碰撞中拓视野、找差距。集中5个半天组织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方案研讨交流,逐个亮相接受评议,比学懂弄通做实,比创新思路举措,反复修改完善方案,凝炼形成科协发展的目标使命、战略思路和重点工程。干部职工思想深受触动,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出现重大变化,把科协工作融入十九大战略部署之中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明显增强,争做改革创新先锋、规范高效先锋、品牌创造先锋的“比学赶帮超”氛围初步形成,展现出生动践行十九大精神的全新气象。
三是强化系统协同,突出示范引领,持续把科协系统学习宣传贯彻活动引向深入。做讲政治的知行合一者,坚持科协机关、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一体部署、一体推进,领导干部先学一步、学深一层,党组同志深入一线宣讲督导。把学习宣传贯彻十九大精神融入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之中,邀请知名院士专家结合自身成长经历进行集中宣讲,全国700余所高校近65万学生和青年教师在线收听收看,反响强烈。中华医学会、中国煤炭学会、中国公路学会、中国力学学会等全国学会,北京、天津、黑龙江、湖北、海南、西藏等地方科协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宣讲教育活动。河南省科协在《河南日报》整版开设“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不移跟党走”专栏,多层面、多视角展示学习贯彻落实情况。内蒙古科协举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系列学习研讨、知识竞答、红色经典诵读等形式,帮助干部职工及时掌握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实质。中华口腔医学会组织医学专家走进贵州省贵阳市、山西省吕梁市岚县,开展十九大精神宣讲和医疗帮扶,以实际行动落实十九大报告关于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中国科协通过《科技界情况》等内刊及时反映情况、沟通信息,迅速形成落实、督导、反馈的抓实见效闭环。
二、坚持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科协工作社会影响力明显提升
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群团改革重大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履行为科技工作者服务、为创新驱动发展服务、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为党和政府科学决策服务的职责定位,坚定不移强“三性”、去“四化”、除“四风”,努力在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打硬仗、打苦仗方面展示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一是扎实推动改革落地,科协组织活跃程度有所增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改革重要讲话和“科技三会”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210个全国学会改革全部启动,31个省份出台改革方案。加大统筹协调和督导评估力度,第一阶段确定的改革任务近八成基本完成,全国学会近九成实现秘书处实体化运作,半数以上聘有专职秘书长,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进入常态化运行,参与科协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显著提高。中国营养学会面向全球公开招聘秘书长。中国抗癌协会个人会员总数突破13万人,比上一年度增长8万多人。地方科协改革持续向下延伸,地市级科协改革方案出台率达到76%,县级达到17%以上,支持改革、参与改革蔚成风气。
二是改进服务强化引领,科技工作者认同感明显提高。隆重举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活动,评颁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宣传黄大年、南仁东先进事迹,组织“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年度汇演,举办中国现代科学家主题展巡展,大力弘扬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中国科学家精神。发挥政协科协界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中的积极作用,做好第十二届全国政协第五次会议科协界委员的服务保障,围绕科技工作者关心关注的切身利益问题建诤言献良策。坚持把举荐培育优秀人才作为重要使命,完善青年人才托举机制,创新筹资方式,扩大资助名额,新增托举优秀青年人才328人。做好两院院士候选人推选工作,推动院士制度改革。倾力打造网上科技工作者之家,1282个各级科协组织、643个各级学会入驻,学术会议直播、科技社交等功能受到好评。针对施普林格出版集团论文“撤稿事件”,以“零容忍”和负责任态度果断亮剑,充分发挥学术共同体的作用,推动严肃查处,正确引导舆情,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学术生态,受到科技工作者的广泛认可。浙江强化“互联网+学会”理念,充分发挥手机移动终端APP的优势,使传统的学术交流、科学普及、人才培养、决策咨询等实现线上线下同步。广西科协建立桂籍科技人才信息管理系统,深入挖掘“九张创新发展名片”相关领域人才,完善专家联络机制。江西省科协与省委组织部共同深入实施“新选送104名中青年科技人员出国进修深造,资助总额500多万元。福建省科协建立机关干部联系基层“1×10×10”长效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共同服务的工作格局。
三是坚持发挥学术交流基础作用,服务创新发展领域持续拓展。中国植物学会、中国宇航学会成功举办第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和2017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分别致贺信。与吉林省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中国科协年会,以会展赛模式成功举办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交通运输大会等高水平系列品牌国际会议,促进科技创新与融合,提升我国行业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深入实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25种科技期刊跻身世界同类期刊排名前25%(Q1区),《细胞研究》《光:科学与应用》《中国航空学报》等一批英文期刊、《岩石学报》《地球物理学报》《分析化学》《金属学报》等一批中文期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科学通报(英文版)》《地学前缘(英文版)》《中国科学:材料科学》等直接进入国际同类期刊排名前列,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学术引领能力明显增强。着力探索科技融入经济新模式,建立一批学会企业联合体和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学会联合体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品牌影响力稳步提升。辽宁省科协组建了“智能制造学会联合体”“化工新材料学会联合体”。安徽省科协组织11个学会筹备成立智能制造联合体。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开展“创响中国”巡回接力活动,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动员100余个全国学会,重点服务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围绕雄安新区建设提供咨询,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服务西部地区发展,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助力贫困县实施绿色发展脱贫,中国电子学会、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茶学会等加强与地方合作,深入开展了有特色的创新驱动助力工作。在浙江宁波成功召开全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总结交流会。近20个全国学会和10多个省级科协深入开展“双创”服务,上海市科协承办2017年全国“双创”活动周主会场相关主题展示,陕西省科协举办创新创业大赛,宁夏科协举办“塞上学术月”活动,支持学会开展学术交流。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据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在线填报平台初步统计,全国共组织动员2.67万名科技专家、1590个科技组织参与科技扶贫,助力带动51.29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组织600多位专家编写《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丛书》,通过地方科协、农技协、学会和企业形成有效帮扶对接项目182个。定点支持吕梁市临县、岚县脱贫攻坚,帮助建立14个科技种植示范基地,直接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2135户、6232人增收脱贫。科协系统援疆援藏科技增效工程有序实施,有力支持新疆、西藏地区开拓科普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发展。青海科协成立精准扶贫专家服务团,将扶贫与科普相结合,建立精准脱贫科普信息员队伍。山西省科协设立科协评估评价中心,接受省扶贫办委托开展全省18个样本县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等多个评估项目,受到地方党委政府好评。
四是推动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常态化,学会公共服务质量不断提升。2017年,30个全国学会开展47个“承能”示范项目,18个全国学会承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学会已经连续承担化学、数理、地学、生物和医学等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受科技部委托,信息科技学会联合体承担信息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2017年评估工作。中国标准化协会牵头、30个全国学会参与,成立了团体标准化发展联盟。中国铁道学会发布《市域铁路设计规范》填补了铁道领域团体标准空白。中国公路学会发布的《同向回转拉索技术指南》等团体标准,核心技术已被成功应用于港珠澳大桥等一批重点工程。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和中华医学会推荐的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中国建筑学会梁思成建筑奖成为国际建筑界最高奖项之一。江苏省现有85家学会参与承能工作,承担411项转移职能,3A以上省级学会实现全覆盖,带动391家市县学会承能836项。北京市科协以“经理学术”思路推进学会整体改革,支持60家“百强社团”创建单位开展试点,打造标杆学会。广东省科协实施学会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计划,推进学会改革发展。贵州省科协有序推进省级学会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省气象学会、化学化工学会、医学会等7家省级学会承能工作进展显著。
五是统筹扩大资源供给,科普服务的社会功能进一步显现。认真履行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职责,不断加大科普工作统筹协调力度。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建设,全国达标科技馆总数169座,免费开放试点单位138家,服务公众近1亿人次,中国流动科技馆完成第一轮全国巡展。建设412所农村中学科技馆,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累计受益公众近3亿人次,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供给水平显著提升。以“互联网+科普”全力打造“科普中国”品牌,扩大优质科普资源供给。建立社会重大事件科普快速反应机制,C919首飞期间组织生产160余项相关科普作品,全网传播量近亿次,九寨沟地震48小时内推出百余篇科普作品,累计浏览量超5600万人次。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为贫困地区和公民科学素质薄弱地区提供公共科普服务。深入开展“科普中国·百城千校万村行动”,推进各地开展“科普中国”栏目(频道)、移动端传播体系、科普中国e站、科普信息员队伍等科普传播渠道建设,助推公民科学素质跨越提升。全国2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印发方案或召开工作推进会,建成科普中国e站2.49万个,全国科普员注册人数达10.1万。精心组织全国科普日主题活动,参与公众超2亿人次。联合中央电视台主办《中国青少年科学总动员》,累计2.59亿人次收看,央视网多终端覆盖人群超10.4亿。在香港回归20周年之际举办“创新驱动成就梦想”科技展,在香港同胞中影响热烈广泛。四川省科协承办“中国科幻大会”,打造相互交流、融合发展的平台,推动科普科幻产业发展。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科协加强“双语”科普作品创作和资源开发,发挥科普“去极端化”作用,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
六是加强智库体系建设,服务科学决策能力不断提高。自觉围绕国家发展战略选题目,主动研究提交雄安新区国际化科教新城和创新特区建设调研报告,受到中央领导同志肯定。根据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安排,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举办互联网人才论坛,发布全球互联网人才报告,发出中国声音。积极承接中央部委委托任务,围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等进行第三方评估,部分评估意见纳入国家政策。着力建设“小中心、大外围”科技创新智库体系,优化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结构,依托学会联合体虚拟布局一批专业研究所,注重发挥好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作用,提交一批高质量调研报告,科协智库影响力稳步提升。江苏科协打造苏科创新战略研究院,重庆科协围绕打造“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加强科技创新智库建设。
七是拓展国际合作交流,中国科技的国际话语权有效提升。成功推荐龚克同志高票当选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主席,实现该组织成立50年来首次由中国科学家担任主席的零的突破。推荐王曦、黄维同志分别当选亚洲科学理事会候任主席、亚太工程组织联合会副主席,推荐赵忠贤同志连任世界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参加第32届国际科学理事会全体大会,实现高案目标,有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受到国家有关部门高度肯定。顺利实施“一带一路”国际民间科技组织合作平台建设项目,成立10个联合研究(培训)中心,覆盖沿线63个国家。研究制定中国科协“一带一路”民间科技人文交流计划(2018-2020)。成功举办第8届东盟10+3青少年科学英才冬令营和教师论坛、2017年科学教育国际论坛、“一带一路”青少年创客营和教师研讨活动。推动招才引智阵地前移,2017年新增11个海智计划工作基地,引入海外科技人才2880人,探索设立比利时海外海智创新创业基地,新增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5个,努力实现“离岸创新、国内转化”。山东省科协推进“海智强鲁”计划,实施“扬帆行动”,推进科技交流。云南省科协积极推进“科普东盟”建设,先后赴泰国、老挝、文莱等国开展测绘、城市规划、传统医药等方面的学术交流。
三、坚持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抓手,科协系统组织建设得到有力加强
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健全制度、强化监督,充分发挥科协党组的政治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优秀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关键少数”的模范行为推动营造众心向党、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是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首要政治责任扛在肩上,推动形成众心向党、气正风清的政治生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重点抓好主体责任和责任主体,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锲而不舍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反“四风”。出台《中国科协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实施细则》,对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情况进行督察,开展财务廉政风险专项检查,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及时建立巡视制度和工作机构,党组书记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启动党组巡视,强化震慑效应。积极推进学会党建工作,193个全国学会成立党委,162个全国学会办事机构成立基层党组织,实现学会党组织全覆盖,党对科技界的政治领导明显加强。河北省科协强化党建主体责任,实现了所属145个省级学会党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湖南省科协精准推进学会党建“两个覆盖”,省级学会党组织覆盖率达到99%,选派31名党员干部担任学会党支部“第一书记”。新疆推动自治区科协所属106个学会(协会、研究会)成立学会党组织92个,党组织覆盖率达到87%。
二是改进选人用人机制,提升干部队伍能力水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干部的“20字”标准,进一步优化选人用人机制,明确政治标准导向,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清正廉洁的好干部选出来、用起来,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加大科协干部专兼挂交流力度,选派部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一线挂职锻炼,从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和院所高校选拔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机关工作,在双向交流中增进理解,强化服务意识、提高能力水平。把干部培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举办科协机关青年干部培训班、全国学会秘书长培训班、县级科协主席培训班,引导科协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更加自觉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三是着力强化基层组织建设,科协工作覆盖面不断扩大。抓住县级科协这个关键,深入开展县级科协建设状况调查,分析突出问题及其深层次原因,研究制定加强县级科协工作的意见,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成功经验,推动解决“四缺”问题。重点推进高校科协和企业科协建设,发布《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试行)》,三分之一以上高等院校成立科协,高校科协成为科协基层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和工作明显改观。浙江省科协推广“余姚模式”,2017年全省基层组织覆盖率达到70%,2018年将实现村社校企全面覆盖。甘肃推动22个合署办公的县区科协实现独立建制,依托乡镇农技站组建了232个农技协联合会。福建推广基层组织建设“福安经验”,建成62个高校科协、1800多个企业科协、1000多个乡镇(街道)科协、12000多个农技协(村、社区科普协会),覆盖率分别达到70%、55%、91%、71%。
四是加强制度化规范化建设,确保工作抓实见效。修订《中国科协全国代表大会任期制办法》,开展代表联络服务工作创新试点。修订《常委会工作规则》,为常委会开展工作奠定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基础。出台《中国科协党组会议会务工作规范》《中国科协书记处会议会务工作规范》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完成中国科协重点工作调研督查,全面启动重要工作督办,确保重大工作部署落实到位,推动工作形成完整“闭环”。
科协工作之所以开创新局面、取得新成绩,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同时,我们也深切认识到,对标中央要求,面向世界一流水平和科技工作者期待,科协各项工作还存在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对新形势下科协组织使命目标的思考不够深刻,对科协工作的规律性把握不足;学会治理现代化水平整体还处于“补课型”“改善型”阶段,学术引领作用和会员服务能力较弱;“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没有破题,科普开放合作程度不够,优质科普资源供给不足;智库体系建设和智库产品影响与科协地位不相称;团结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手段方式比较传统,效果还不理想,政治引领和政治吸纳作用发挥不充分;科协工作在一些地方仍然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县级科协和地市级以下学会基础薄弱,基层组织“四缺”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与科技工作者联系不亲不紧问题依然存在,群众组织力不能很好适应新时代新任务要求。这些都是科协事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必须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加以解决。
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也是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中国科协将以崭新面貌和昂扬姿态走进新时代,迎来一甲子。做好2018年科协工作,重中之重是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在把握主线、融会贯通上深入,在突出群团特色、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上深入,在推动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深入。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科技三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坚持党对科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科协系统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聚焦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要求,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化改革创新,认真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深入开展“新时代创新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推进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三化”联动,外向拓展、纵横融合、网络活跃“三维”聚力,统筹实施六项重点工程,为科技工作者办成一批实事,抓党建促发展,抓重点创品牌,抓工程增效能,抓调研解难题,抓班子带队伍,推动科协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构建科协事业协同发展新格局,切实改进工作、深化改革、服务成员、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组织力、思想创造力、战略支撑力、文化传播力、国际影响力,团结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贡献。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科协组织的新使命新任务
坚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深化理论学习和理论武装,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广泛开展“新时代创新先锋”主题实践活动,把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推动科协事业健康发展。
一是切实担负起加强科技界政治建设的历史使命。党的十九大突出强调政治建设是根本性建设,要求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科协作为党领导下的人民团体,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正确处理政治建设和业务建设的关系,不断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自觉肩负起加强科技界政治建设的使命任务,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进科技工作者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价值认同,引导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高度信赖核心、政治上坚决维护核心、组织上自觉服从核心、感情上衷心爱戴核心、行动上始终紧跟核心,不断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要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学用结合,知行合一。要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举办高层次科技领军人才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专题研修班,党组成员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宣讲十九大精神,把科技工作者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大精神上来。加强学会党建工作,把中国公路学会纳入部际学会党建管理试点范围,发挥好学会党组织统一思想、凝聚人心、化解矛盾作用。抓紧启动中国科协章程修订工作,及时载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明确新时代科协组织使命目标和职责任务,更好指导科协改革创新发展。
二是以全面从严治党打造“金刚不坏之身”。探索在科协系统坚持“三个一以贯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根本保障机制。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不断深化作风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持之以恒去“四化”除“四风”,坚决整治“庸懒散浮拖”现象,营造全身谋事、健康向上的良好政治生态。强化正风肃纪和党内监督,启动开展科协党组巡视工作,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巡视成果运用,发挥巡视利剑作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从严监督管理干部。树立顾客思维,注重绩效导向,加强制度建设,以编印党建成果、工作计划、工作总结、调研报告等“四件套”为抓手,在重大工程和业务活动中建立干部业绩档案,对机关部门和直属单位班子成员建立KPI考核制度。着力建设有明确使命目标、有风清气正氛围、有激励制度文化的科协组织,加强科协系统干部培训教育,培养专业能力和专业精神,培养选拔一批、择优引进一批、交流任职一批,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责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科协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可靠保障。
三是自觉在新时代战略部署中找位置、做文章。要自觉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主动对标国家战略需求,瞄准世界一流水平,深入研究新时代科协组织的使命目标,明确科协组织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的工作任务,精心凝炼一批重点工程、打造一批活动品牌,切实把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到科协工作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转化为科协系统的生动实践。充分发挥国家推动科技事业发展重要力量的作用,积极探索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服务现代化经济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和路径举措,为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智慧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充分发挥联系科技工作者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探讨科协组织在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功能定位和目标任务,在国家所需、科协所能、人才所愿的领域展现新作为,为培养造就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作出更大贡献。进一步提升科技工作者之家的思想引领力、情感凝聚力、精神感召力和组织黏合力,深入研究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倡导创新文化、履行社会责任的路径载体和传播机制,凝炼科技界共同践行的价值理念,培育中国特色科学文化,破解以非第一身份建设中国科技界第一组织的内在制约,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
二、坚持智库、学术、科普“三轮”驱动,全力推动科协工作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
以中国科协成立60周年为契机,围绕“传承、创新、发展”主题,坚持科协组织的初心使命和优良传统,科学总结科协工作特点和发展规律,深入梳理智库、学术、科普发展的经验做法,增强新时代使命担当的自觉与自信,更加积极地把科协工作融入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之中。瞄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勾画支撑两个百年目标的科协事业发展蓝图,研究制定中国科协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汇聚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磅礴力量。面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制定2018—2020年三年行动计划,适应国家战略需求、世界先进水平和科技工作者期待,以格局重塑、流程再造和组织重构为切入点,推动“四服务”落地生效,显著增强科协组织对科技工作者的吸引力凝聚力,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面向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明确科协组织在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进程中的战略任务、使命担当和重大举措,努力形成与世界科技强国相适应的科协组织体系和工作格局,建设世界一流创新战略研究中心、科学文化传播中心、国际科技合作交流中心,打造世界领先的科技创新价值共同体,成为名副其实的、充分满足科技工作者学术需求和精神需求的科技工作者之家。
一是“三轮”驱动推进工作格局重塑。面对新时代新使命新任务,综合考虑资源禀赋和历史传承,科协组织要更好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进一步明晰组织边界和工作边界,突出工作重点和关键领域,着力在凝聚科技工作者的智慧和力量、推动学术繁荣和提高、发挥科普工作的公平普惠作用上做文章、下功夫。按照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的要求,重塑科协工作格局,全力打造国际高端的智库、世界一流的学术、普惠创新的科普“三驾马车”,形成相互融合、协同推进的“三轮”驱动工作机制,着力提升“四服务”效能,形成一批彰显科协组织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作品牌。
二是“三化”联动促进工作流程再造。国际化、信息化、协同化既是工作目标,也是工作方法和工作要求,对于做好科协工作具有基础性、根本性和导向性。拓展开放包容的国际化,要求科协组织适应中国科技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新形势,以全球视野重新审视科协工作,瞄准国际一流,把更多科协工作“流量”积淀升华为品牌和制度“存量”,形成中国特色、科协特点、世界水平的解决方案,着力提升国际影响力,扩大国际话语权。推进数据资源的信息化,要求科协组织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有效整合和深度挖掘数据资源,结合关键绩效评估机制推动科协工作业务流程再造,开拓数字科协新境界,建设智慧科协。加强科协组织的协同化,要求进一步密切与有关部门和地方的联合协同,引导服务资源下沉和精准落地,推动从重活动规模向重质量品牌转变,从利用国内资源向统筹国际国内两种资源转变,着力解决科协工作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让更多的科技工作者和人民群众享有更深切的获得感。
三是“三维”聚力促进组织重构。坚持外向拓展、纵横融合和网络活跃并进,提升群众组织力,将更多科技工作者纳入科协体系之中,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外向拓展要面向社会、面向国际开放共享,用好组织和市场资源,统筹国内和国际资源,积极构建党政支持、市场和社会力量等多方参与科协工作的联合协同格局,围绕“一带一路”建设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争取国际科技组织总部落户中国,加强海外科协组织建设,积极探索面向大中华地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欧美华人科技工作者发展区域性科技组织,深入实施“海智计划”,建设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形成广聚天下英才的网络体系。纵横融合要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科技经济融合等趋势,探索建立跨学科、跨领域、跨学会的组织协同机制,大力加强高校、非公企业、新型科研机构科协组织建设,强化横向学会组织和纵向各级科协组织的联系协同,积极推进县级科协建设和改革,发挥好县医院院长、中学校长和农技站站长等“关键人物”的作用,大力发展农技协、企业科协、社区科协等基层组织,推进专兼挂相结合的动态岗位管理制度。网络活跃要充分利用日益成熟的互联网技术,汇聚海量科学数据,打造开放融合、互动共享的网上综合社区,为科技工作者提供开展学术交流、成果交流、思想交流和情感交流的社交服务网络平台,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起磅礴的正能量。
三、精心组织实施六项重点工程,充分展示新时代科协组织新气象新作为
做好新时代新形势下科协工作,切实担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科协组织的使命任务,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理顺工作思路和体制机制,深化改革、突出重点、抓住关键,明确科协工作主战场,以“新时代创新先锋”主题实践活动为牵引,组织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把资源优先配置在主要方向上,突出目标成果导向,开拓工作新局面,推动十九大精神在科协系统的生动实践。
一是实施凝心聚力工程,着力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殿堂和情感家园。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实施“智慧党建”行动,抓好党建工作,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筑牢基础、忠诚担当”支部创新活动,搭建“党建+互联网”平台,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全面提升科协党建科学化水平,通过党建强会,把党的全面领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实施政治引领和科学精神弘扬行动,强化对科技界的思想政治引领,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对科技人员的关心关爱,加强对领军人才的政治引领、政治吸纳,推动科技工作者深刻领会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倡导创新文化等重要论述,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的任务要求,紧密团结凝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拥护核心、拥戴领袖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常抓不懈,面向科技领军人物、基层科技人员和青年学生等,引导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传承弘扬“西迁精神”为抓手,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爱国、奋斗”精神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科技工作者为西部发展、国家建设奉献智慧和力量。举办“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年度汇演活动,深入挖掘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成果的丰富内涵,推动出台加强科技人物宣传、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的意见,发布中国科学家精神白皮书,大力弘扬中国科学家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精神。实施群众组织力提升行动,大力加强县级科协建设,切实增强体制内基层组织活力,积极拓展体制外基层组织覆盖,探索吸引凝聚体制内外科技工作者进入科协组织、经常性参与科协工作的有效渠道,用活跃便捷高效的网络粘合器把科技工作者紧紧联系起来,形成科协组织和科技工作者紧密联系、有效互动的体制机制。实施科协系统改革攻坚行动,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大改革部署和要求,深入实施《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围绕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突出问题导向,围绕学会治理方式、基层组织建设、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等集中发力,部署一批力度更大、要求更高、举措更实的改革任务,统筹推进地方科协改革和学会改革,用好改革监测平台,强化改革落地见效,力争突破一批关键环节和重要领域“梗阻”,使科技工作者改革获得感明显增强,科协事业发展新动能明显提升,开放型、平台型、枢纽型科协组织特色更加鲜明。充分发挥同行评价的基础作用,实施科协奖励提升行动,重点打造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杰出工程师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品牌奖项,推动科技社团奖项和政府奖项的有效衔接,帮助更多科技工作者从同行认可走向政府认可和社会认可乃至国际认可,扩大科协奖项对基层一线的覆盖面,惠及更大范围的基层科技工作者。实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行动,把科学共同体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起来,加强科研诚信与科技伦理建设,培育科学文化、倡导创新文化;坚持标本兼治,联合有关部门构建防范科研不端行为的有效机制,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营造良好学术生态。
二是实施智汇中国工程,着力打造中国特色科技创新高端智库。服务世界科技强国建设目标,围绕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生物技术等国民经济急需的科技产业前沿领域,依托学会联合体及学会组织科学家跨学科跨领域深入调研,实施技术预见研究计划,定期形成面向未来、面向产业的智库成果,及时报送分领域的科技前沿动态信息,为党和国家重大决策提供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精心培育“中国科协论坛”等系列高端前沿学术论坛,发布代表中国科技界学术水平的学术前沿白皮书,倡导学术争鸣,引领学术方向。服务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实施“七大战略”特别是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打好“三大攻坚战”,与有关地方政府联合打造系列高端创新战略论坛,汇聚科学思想,凝聚科学共识,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需求,实施全球科技组织伙伴计划,与全球顶尖科研机构、科技组织、科技智库建立以我为主的长期交流合作机制,支持我国科学家与世界高手同台竞技,开展合作研究,加强战略预判,发出中国声音。聘请全球顶尖专家和战略科学家,成立中国科技战略委员会,汇集全球智慧,凝聚战略共识,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决策。
三是实施学术引领工程,着力打造世界水平的科技创新高地。尊重科技人才成长规律,激发科技工作者内在动力,搭建人才举荐、干事创业平台,建设全球科技人才地理信息系统,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托举行动,联合有关部委、依托全国学会科学设计服务产品和业务流程,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领域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成长成才搭建平台、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履行好引才聚才用才的重要职能,发挥“外力做功”作用,引导科技工作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深入推进学会创新服务能力提升计划,围绕建设世界一流学会,实施学会国际化行动,把打造国际一流期刊、改革学术成果评价标准等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分领域发布我国高水平科技期刊分级目录,推动中国科协年会升级发展,培育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品牌主场学术会议,推出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会奖项,掌握学术引领和学术评价主动权,有效提升中国学会的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做好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工作。围绕科技工作者多层次多元化学术需求,推动科学数据汇聚共享行动,打造在线世界科技文献数据库、科技成果开源共享平台等,为科技工作者提供高效便捷优质服务。围绕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实施技术经济深度融合行动,引导科技工作者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贡献力量,深入开展“双创”系列活动,为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科技支撑。重点围绕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培育大消费产业、新兴产业和产业升级新动能,打造绿色开源共享平台,以“一省一案”方式持续开展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企业转型升级;健全完善科技工作者成果转化对接服务机制和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机制,研究提出学术团体的产品标准、技术标准,帮助科技工作者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之谷”,推动中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迈进。
四是实施科普品牌工程,着力打造支撑国民素质提升的战略力量。着眼于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施科普中国品牌提升计划,探索加强科普工作的有效途径,深入推进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发挥好全国科普日、“双创”活动周等载体作用,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发布中国公民科学素质白皮书,创新升级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加大科普展品研发力度,推动院所高校企业科研设施开放共享,打造信息化科普服务精品,探索有效运用电视媒体、科普游戏等手段创新科普方式,构建多元、高效、精准、普惠的科普资源和科普服务推送渠道。着眼于引导科技工作者更好履行社会责任,推进学术资源科普化行动,面向社会公众及时传播各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积极推动建立评价激励保障制度,引导优秀科学家、工程师在媒体上、到基层开展科普活动,帮助公众了解科学进展、激发科学热情。着眼于让科技更多惠及基层群众,实施科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计划,推动科普资源向乡村倾斜,开展各种形式的农村科普活动,积极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引导农村居民科学生产、健康生活、可持续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生活质量。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特色小镇迅速兴起的大趋势,实施科普小镇创建计划,探索联合地方政府依托大科学装置、重大工程及地域文化、乡村生态等共同建设一批科普小镇,推动科普旅游,助力文化软实力提升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是实施科技外交助力工程,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平台。配合“一带一路”建设,面向全球国际合作,实施科技人文交流项目,开展科学家高层对话,推动成立以我为主的国际民间科技组织,举荐我国优秀科学家担任高级领导职务,夯实共商共建共促的国际民间科技人文交流基础,扩大国际话语权和影响力。配合我国标准和产业走出去战略,实施中国方案共享计划,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我国优势科技产业发展模式和科普工作经验,促进沿线国家科普资源开放共享,积极参与、扎实推进工程教育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让更多国家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让更多中国工程师走上世界舞台,展示中国风范。配合践行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实施青少年科技教育国际拓展计划,加强沿线国家青年科技人才交流培训,举办国际青少年创新教育论坛,为发展全球伙伴关系夯实青年基础。着眼于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方案,举办世界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大会,发布公众科学素质促进北京宣言,推动成立公众科学素质国际组织,抢占科技创新服务人民的道义制高点,扩大国际话语权。
六是实施数字科协工程,着力打造智能泛在的智慧科协。着眼于推动科协系统资源整合与开放共享,实施中国科协云建设项目,面向科技工作者建设特色鲜明、功能强大的云平台,提高网上组织、网上服务效能。着眼于开发应用丰富多样的科协数据资源,实施数据科协建设计划,打造科协数据中心,运用大数据技术精准挖掘智库建设、学术交流、科学普及、对外联系、人才服务、创新创业等方面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用好用活科协数据资源,为做好科技工作者工作提供支撑。着眼于更加广泛、更加紧密地联系广大科技工作者,实施网上科协建设计划,加快建好科技工作者之家网,打造科技工作者社交平台和科研成果供需对接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社会交往和成长成才需求,增强网上群众组织力。着眼于提高科协信息化水平,实施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CAST网、OA工作平台、视频会议等信息系统建设,为保障数据安全、提高科协工作效率提供有力支撑。
四、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精心办好一批实事,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获得感和科协群众组织力
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坚持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与依靠科技工作者服务社会相统一,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深入调研了解新时代科技工作者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探求破解问题的办法和路径,通过全国学会、地方科协、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站点和网络平台广泛开展问需问计征集活动,在党政重视、科协所能、科技工作者关切、社会关注的领域,多为科技工作者办实事办好事,维护好科技工作者权益,把党中央的关怀和温暖送到科技工作者身边,切实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和社会公众的认同感,不断提升科协组织吸引力和凝聚力。
一是服务科技工作者多层次多样化学术交流需求,定期发布重要学术会议指南,与主要发达国家顶尖科学组织建立对话交流机制,支持我国优秀科学家进入关键国际科技组织任职,探索国际科技组织落户中国绿色通道,组建专业工程能力建设联盟并开展试点,实施优秀中外青年科技人才短期交流项目,探索在小范围建立面向重点科研人员的国际学术交流通讯试点,为调动激发创新热情和创造活力搭建平台、提供机会。
二是服务科技工作者实现自身价值、获得社会认可的需求,评颁全国杰出工程师奖和中国青年科技奖,加大全国学会奖项宣传力度,开展科研助理培训,发布中国科学家精神白皮书和未来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报告,推动以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落地,建设临床医生案例成果期刊平台,推动临床医生评价机制改革,编发科技工作者法律援助手册,编写科学道德学风建设案例教材,助力科技工作者成长提高。
三是服务科技工作者履行社会责任的需求,推动成立科技与文化、科技与法律、科技与伦理、科技与社会等交叉学会或学会联合体,评选全国十佳学会、十佳科普基地,表彰一批优秀科协组织、科协好干部,编写全国学会会员服务工作指南,研发基于最新科技进展的高水平智能化科普展品,推动院所高校和企业开放科研设施和展示场馆,组织编写重大科技进展和科学工程科普读本,出版“乡村振兴系列丛书”等实用图书,举办县级科协主席培训班,为科技工作者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条件支撑。
各位委员、同志们!
宏图引领未来,使命呼唤担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各级科协组织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推动科协事业传承创新发展,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展现新气象,以抢抓机遇、实干兴邦的奋斗姿态砥砺新作为,把广大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进军世界科技强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来源:中国科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