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委员:
现在,我受中国科协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同志提出意见。
关于2016年的主要工作
2016年是中国科协的换届之年,是全面启动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的起始之年,也是全面落实《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各项工作发展取得重要成绩的一年。一年来,中国科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书记处的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推进事业发展,积极履行“四服务”职责定位,科协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明显增强,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特色进一步显现,以创新争先行动为引领,各项工作亮点突出,效果实在,广大科技工作者有了更多获得感,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第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一是认真学习、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六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科协迅速组织学习传达,通过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组理论学习专题交流会、干部轮训等形式,带动科协系统迅速形成学习热潮,全国学会和地方科协积极行动,把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到各项工作实践,科协组织党员干部的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明显增强,严格按照《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办事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更加有力地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二是成功召开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国科协“九大”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吹响进军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刘云山同志代表党中央致祝词,开启科协事业发展新篇章。科协组织上下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国科协领导机构,基层一线科技工作者占全国委员会委员总数的72.1%,成立了老科技工作者、科技工作者道德与权益、决策咨询等11个专门委员会,人员结构和履职能力更加契合时代要求。加强科协工作的顶层设计,修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发布《中国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配套出台《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代表大会选举工作条例(试行)》,形成了面向未来5年的科协事业发展整体布局。及时组织学习贯彻“科技三会”精神,开展中国科协九大代表培训班、科协系统干部学习“科技三会”精神轮训,覆盖了中国科协九大代表、科协系统基层业务骨干和中国科协青年干部的1/3,受到科协系统的普遍欢迎。地方科协积极跟进,举办了各种学习贯彻培训班,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力投身创新型国家建设,积极进军世界科技强国。
三是全面启动“创新争先行动”。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伟大号召和“组织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的指示,在中国科协“九大”上发出《关于在科技工作者中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的倡议》,号召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投入蓬勃兴起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在科技界和全社会形成强烈反响。李克强总理作出专门批示,给予充分肯定。印发《创新争先行动实施方案》,形成引导科协各方面工作调整升级,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的有效平台,在广大科技工作者中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热情,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普及服务争做贡献,汇聚起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能。
四是强化对科技界的思想政治引领。与中央党校联合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科技领军人才专题研修班,刘延东、李源潮同志亲临研修班并作重要讲话。在中国延安干部学院举办青年科技领军人才国情研修班。“共和国的脊梁——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打造精品剧目,参演高校将其作为入学新生必看内容,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平台。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新启动56位,推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建设,多形式多手段展示老科学家的科学报国精神与高尚人文情怀,影响力不断扩大。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1.7万余场,参与人次260余万,越来越多高校将科学道德教育纳入学生培养考核环节,学术环境不断优化。加强宣传一线基层科技工作者,推出一批奋力创新、精忠报国的先进典型。召开中国科协学会党建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强科技社团党建工作的若干意见》,成立科技社团党委,全国学会党组织覆盖率达95.1%,学会理事会党委覆盖率达46.3%。
第二,科协系统改革向纵深推进
一是重点改革任务取得突破。将《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分解为4方面19类70项改革内容,以解决“不亲不紧”问题为突破口,确定科协基层组织建设、人才举荐、学会治理体系、网上科协建设等10项重点改革任务,以关键环节突破带动科协改革整体推进。目前,领导机构和机关改革已经完成,兼职副主席轮流定期驻会制度顺利实施并取得良好效果,挂职书记处书记发挥重要作用,挂职局、处级干部全部到位,事业单位功能定位重组调整完成。学会治理结构和治理方式出现积极变化,半数以上全国学会正式提交改革方案,全国学会普遍设立实体化秘书处,21个学会已实行理事会聘任秘书长制。修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学会组织通则》,实施优胜劣汰的学会动态调整机制,通报约谈14个全国学会,要求限期整改。新组建清洁能源、信息科技和智能制造等3个学会联合体,强化协同创新平台功能。制定《地方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副主席选举结果备案规定(试行)》,加强上级科协组织对下级科协组织的指导。《方案》确定的70项改革任务中,已有21项(占30%)基本完成,23项(占32.9%)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余26项(占37.1%)全部启动。
二是上下联动系统推进改革。组织地方科协开展改革交流,以快带慢,力戒浮拖。在地方党委政府重视推动下,涌现出一大批有地方特色的突破性改革举措。目前,重庆、上海、江苏、青海、河北、吉林、广西、贵州、安徽9省份科协正式印发改革方案,示范带动效应明显。浙江、山东、陕西、云南、四川、江西、湖北、福建8省份科协改革方案已经审议通过,正在办理印发程序。内蒙古、河南、湖南、海南、西藏、甘肃、宁夏、新疆、黑龙江、山西、天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家科协的改革方案已正式上报当地党委或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其余省份也正在抓紧完善上报中。
三是学会“承能”扩大试点工作达到预期。累计68个全国学会参与常态化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试点工作,21个政府部门转移委托86个(类)试点项目,涵盖40个学科领域,形成40多个核心专家库,100余项专业工作制度、规范和标准,带动全国710多个地方学会承接转移职能或委托任务1500多项,形成学会开展公共服务的5种转接类型和4种工作模式。以成为《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为契机,支持28个学会参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受理专业认证点194个,进校认证160个。中国电子学会获批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成为首个获得批准的科技社团。
第三,服务科技工作者不断拓展新领域
一是推动设立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号召,是我国科技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为纪念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中国科协响应广大科技工作者强烈要求,积极推动将每年5月30日定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国务院已正式批复同意。
二是积极搭建网上科协平台。改造升级中国科协门户网站,开通“今日科协”“科协改革进行时”“中国科协科技工作者之家网”“中国科协党风廉政建设”“代表之家”等网站和微信公众号,畅通与科技工作者的交流渠道。启动“网上科协”建设工程,突出科技社交主题,提升网上联系、网上引导、网上动员、网上服务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努力打造科技工作者活跃的网上社区。
三是深入实施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实施新一轮项目遴选,新增206名入选者。制定项目管理办法,建立跟踪服务系统,探索适合青年科技工作者的培养评价模式,在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最需要帮助的成长阶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支持服务。启动实施“高端科技创新智库青年项目”,支持高校、科研机构在读博士生和在站博士后开展科技政策及相关研究,夯实智库发展的人才基础。
四是贯彻落实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积极承担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出台《中国科协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的实施方案》,提出27条重点任务。受中组部委托,制定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参考目录,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着手开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工作。探索实施与国际接轨的背靠背奖项提名制度,成立中国科协奖项提名委员会。建立中国科协领导、机关部门联系科技工作者机制,中国科协党组领导带头联系10名以上科学家、10名以上基层科技人员。
五是成功召开中国科协年会。以“创新驱动 科技引领”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需求,与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第十八届中国科协年会。119名院士及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总师牵头,围绕学科前沿领域和陕西经济社会发展难点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的124家产学研机构联合签署“关于发起成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创新设计联盟倡议书”,组建“丝绸之路创新设计研究院”;近100项重点科普活动参加公众超过15.3万人次,展览会首日参观人数突破3万人次。
六是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实施中国科协学术会议质量提升计划,培育重点学术交流活动品牌,全年共支持小型高端学术交流活动160余项。“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青年科学家论坛”“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中国湖泊论坛”“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等学术活动影响力不断扩大。
七是期刊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联合财政部等六部委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遴选105种英文科技期刊连续3年给予稳定支持,有效填补了我国相关领域空白。启动中国科技期刊登峰行动计划,在重点学科领域中遴选16种期刊进行精准扶持。深入实施精品科技期刊工程,期刊学术质量和影响力稳居我国同类期刊前列。遴选激励一批发表在我国科技期刊上的优秀论文,鼓励科技工作者多出科研精品和原创性研究成果,引导更多优秀科研成果在国内期刊发表,从源头上推动我国科技期刊质量的提升。
八是强化群团奖励对科技工作者的激励作用。在中国科协“九大”闭幕式上表彰10位“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和10位“中国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向中央有关部门建议授予屠呦呦研究员国家荣誉称号,推荐6位杰出科学家为“人民科学家”荣誉称号人选,推荐龙冉博士获得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奖,追授李保国同志“全国杰出科技人才”称号。中国青年科技奖、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未来女科学家计划等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基于同行认可的科协奖项社会公信力显著提高。
第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是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示范效应显现。广泛动员地方科协和全国学会积极参与,创新驱动示范市增加到30个,探索形成技术咨询、项目论证、联合攻关等15种工作模式。据不完全统计,全年累计推动90余个全国学会开展地方对接活动,促成签订合作协议近1200项,在地方新建学会服务站(专家工作站、基地等)800余个,累计落地项目1800余项,参与专家超过万名,受到地方政府和企业的高度认可和普遍欢迎。在全国16家创新驱动示范单位设立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分中心,推进成果转化累计总投资100亿元。初步建成科技创新服务云平台,成功举办2016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支持中国电子学会等开展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推动在湖南成立首家省级创客协会,在保定、秦皇岛、连云港、岳阳等多个城市成立地级创客协会。
二是推动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取得丰硕成果。在全国17个城市举办“创响中国”巡回接力系列活动400余场,各地共举办活动近5000场,接待观众超过2000万人次,达成合作意向金额近1000亿元。李克强总理出席深圳主会场重点活动,赞扬活动周双创成果超出预期,展现活力令人难以想象。建设中国双创在线平台。支持40余个全国学会开展双创服务工作400多项,山东、重庆等22家省级科协开展近300项。“四高一联”成为双创活动的鲜明特征,更多的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融入双创热潮,高学历人才领衔创业的比重明显增加,高技术企业成为中坚力量,以高附加值产品为引领的双创活动推动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以“互联网+”为基础的平台建设为双创注入了新的动力。
三是探索助力创新驱动发展新机制。组织近20个学会、数百名专家,形成《京津冀协同推进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方案》,提交国家发展改革委在工作层面推进落实。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脑联结图谱、人工智能等学科协同和产业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试点先行,探索“学会+协会”、产学研协同推进创新发展的新机制,在谋划科技发展制高点、事关未来发展的战略方向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领域,发挥科技群团的支撑作用。
四是启动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贯彻中央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出台《关于动员和组织广大科技工作者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作贡献的意见》,联合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实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召开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程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到2020年将在贫困地区支持建设1000个以上农技协联合会(联合体)和10000个以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实现农技协组织和服务在贫困县全覆盖,组织10万名以上科技专家参与脱贫攻坚,实现科技服务在贫困村全覆盖,汪洋副总理作出重要批示。形成《关于推动实施科技创新平台托举战略进一步提升科技援藏效益的建议》,提出构建科技援藏统筹协调保障机制、建立柔性人才引进与选拔培养政策等建议,得到刘延东副总理的批示。组织实施援疆援藏科技增效工程,大力支持延安等地科普能力建设。选派干部赴西藏、山西开展科技援藏和精准扶贫,开展“中国薯网+马铃薯科技种植惠万家活动”及“枣木香菇”种植推广示范项目,帮助千户贫困户脱贫。
五是深入开展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作。在27600多家企业中开展双创科技信息服务,培训专利应用工程师3万多人,产生新技术4794项,新产品2871个,新专利6329项,综合经济效益达294.8亿元。指导和推动地方科协和全国学会在3200多个院士专家工作站中为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服务。服务企业创新人才培养,“一线创新工程师”培训工作覆盖全国,成功举办首届全国企业创新方法大赛。改革和创新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大力推进“互联网+”企业创新服务,企业创新综合信息服务平台上线运行。
第五,服务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实现新提升
一是推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顶层设计和实施。推动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系统提出总体思路和任务部署,推动将“到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0%”的奋斗目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制定落实细化措施,公布2020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比例发展目标值,将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目标分解落实到各地区。组织召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实施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刘延东副总理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推动科技工作者积极履行科普社会责任,制定相关评价办法。开展科普经费专项检查,联合中组部等9部委表彰“十二五”纲要实施先进集体和个人。推动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创建,加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考核和服务。组织57位院士编写《新科技知识干部读本》,服务各级领导干部系统了解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迫切需求,提升依靠科技进步推动创新发展能力。新组建全国学会科学传播专家团队16个,累计组建近400个,成员累计4699人,全国学会成为科技工作者参与科普的重要平台。
二是科普信息化带动科普服务全面创新升级。服务产品的供给能力显著增强,累计建设内容信息资源近12TB,总浏览量累计超过70亿人次。形成超过1000人的高水平专业创作团队和超过2000人的专家团队,聚拢291家科普融合创作新锐团队、55家主流网络媒体渠道,催生和孵化出8个科普专业团队,在新华网、人民网、光明网、腾讯、百度等知名网站平台上实现互联互通。建立“新闻导入,科学解读”的科普快速响应机制,一批新锐科普团队、科普创客参与科普中国生态建设,对重大科技事件及时解疑释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上线运行科普中国网,开展典赞科普中国等系列品牌推广活动,形成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知晓度的科普中国品牌。联合环境保护部、农业部、卫生计生委、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部门,开展全国科普信息化建设试点工作。联合文化部启动“科普文化进万家”活动,累计建成11330个科普中国校园e站、乡村e站和社区e站,加大对西藏、新疆、陕西延安、山西吕梁的支持力度,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三是现代科技馆体系不断完善。全国科技馆免费开放试点单位达123家,以实体科技馆为龙头和基础,以流动科技馆、科普大篷车、虚拟现实科技馆、农村中学科技馆、数字科技馆为拓展和延伸,中国特色现代科技馆体系日益完善,全年共服务公众8000多万人次。流动科技馆完成四年基本覆盖所有县市的预期目标,初步实现科技馆教育理念在县域的推广。积极推进、全面开展虚拟现实科技馆建设。联合财政部深入实施“基层科普行动计划”,联合农业部等五部委组织开展全国农民科学素质网络科普知识竞赛。
四是青少年科技教育活动创新升级。与中央电视台携手开启中国青少年科学素质大会。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和“明天小小科学家”等品牌活动规模均创历史新高。创新英才计划、高校科学营活动形式,覆盖港澳台和内地1800多所学校的1万余名高中生。50万青少年参加“家书载梦”航天科普教育主题实践活动,400多万中小学生参加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支持《加油向未来》《脑洞大开》等电视科普节目制作传播。探索以信息化手段全面提升和推进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建设在线学习资源,开展科学教师和科技辅导员培训。
五是全国科普日等活动反响强烈。在中央书记处的关心支持下,全国科普日活动圆满成功。围绕“创新放飞梦想,科技引领未来”主题,北京主会场与全国各分会场共组织重点活动9400余项,参与人数超过2亿人次,均创历史新高。中央领导同志亲临北京主场,与首都群众一起参加科普活动并给予高度评价。其中由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中华医学会、中国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等23家全国学会承办的“健康伴我行”主题活动参与公众逾170万人次。以“科学创想智遇未来”为主题的2016中国科幻季系列活动掀起科幻热潮。中国药学会、中国预防医学会、中国宇航学会、中国生物工程学会、中国水产学会等在卫生与健康、航天航空等重要节日和纪念活动中开展主题科普宣传,取得良好社会反响。
第六,服务党和政府科学决策工作迈出新步伐
一是第三方评估工作扎实推进。受中组部委托,启动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的第三方评估。受国家发展改革委委托,开展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和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评估,会同科技部、中科院所属专业机构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8+2”区域进行第三方评估。发布双创指数报告,结合双创督查结果形成评估报告报送国务院,得到李克强总理、张高丽副总理、刘延东副总理批示。受国家科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委托,组织开展职称制度改革进展情况第三方评估,为中央出台《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供重要参考;开展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政策实施情况第三方评估,推动相关部门研究制定相关改革措施。落实完善学术评价体系、治理遏制论文发表不良倾向的专项任务,开展推动改进完善学术评价、人才评价体系的相关研究。清洁能源、信息科技、生命科学等学会联合体发挥学科交叉和资源整合优势,在评估组织和机制创新中不断创造新的经验。
二是地方科协成为第三方评估工作的重要力量。山东省科协受省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委托,牵头实施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队伍建设重点人才工程。河南省科协组织开展省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等多项第三方评估任务,得到省领导及人才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好评。江苏省科协开展全省装备制造业企业重点研发机构能力提升评估,得到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江西省科协提出的《我省推进脱贫攻坚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议》,获省委主要领导同志批示。其他各省(区、市)科协也在第三方评估方面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三是“小中心、大外围”的科技群团智库格局初步形成。以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为中心,广泛联合各方力量推动科技创新智库体系建设,与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建设长三角协同发展研究基地、中国老科协创新发展研究中心,依托信息学会联合体建设首家以智能社会为主题的专业研究所,积极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研究基地、生命科学、新能源等专业研究所建设,实现科技特点突出、科协特色鲜明、资源共建共享,跨学科、跨单位、跨区域、网络化的国家科技创新智库格局初步形成。在国内智库评价机构首次通过社交大数据方式进行的智库评价排名中,中国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名列综合排名第一,智库建设的系统优势不断显现。加强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体系建设,优化调查站点布局,新增调查站点,收集和反映科技工作者所思所想、利益诉求。推动融媒体创新实验室平台建设,探索科技智库研究成果网络化、数字化的有效途径。开展智库建设国际合作,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伦敦政经学院、日本筑波大学建立合作伙伴关系。
四是重点科技领域前瞻研判取得新进展。深入实施学科发展引领与资源整合集成工程,对世界科技前沿加强跟踪,组织300余位院士专家团队,对信息技术、材料、能源等重点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创新力进行评估,系统研判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对我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110个全国学会开展了220次学科发展研究,编辑出版学科发展报告220卷,发行约22万册;500余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2万位专家学者参与学科发展研讨,支撑决策的能力进一步增强。
第七,民间科技交流主渠道作用进一步显现
一是推动更多优秀科学家进入国际科技组织领导层。与民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国际科技组织人才培养与推送工作的意见》,推动更多中国科学家进入国际组织担任领导职务,扩大我国科技界的国际话语权和主导权。推荐我国科技工作者竞选世界工程组织联盟主席,推动我国科技工作者担任太平洋科学协会主席,合计推荐183位中国科学家担任重要国际科技组织主席、副主席和执委等领导职务。支持相关全国学会和学会联合体在华举办和申办重大国际会议。成功转为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体系《华盛顿协议》正式会员。
二是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扩建增能。继上海、深圳、武汉后,新建苏州、成都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在比利时建立首家“海外智力为国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基地,美国、欧洲的基地建设进入议事日程。依托“海归创业联盟”,积极组织海外专家回国服务,举办首届“中国(成都)海外人才创新创业项目大赛”,参赛的高、精、尖项目受到业界一致好评。
三是搭建主场国际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中国麻风防治协会承办的第19届国际麻风大会吸引了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专家学者和国际组织代表参加,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召开2016世界生命科学大会,10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和多位生命科学领域国际大家应邀出席,全方位展示世界生命科学前沿及我国生命科学进展,产生广泛国际影响。李克强同志对大会作出重要批示,刘延东同志会见了参会科学家代表。2016世界机器人大会持续得到各界广泛关注和踊跃参与,300余位全球一流专家学者、企业家和多个重要国际组织齐聚北京共话智能未来,美国、德国等140余家知名机器人企业、科研院参展,22.8万余人次现场参观。中国地理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全国学会承办的第33届国际地理大会、2016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等,有效促进国内外科技界的交流合作,推动相关产业的繁荣发展。
第八,科协组织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一是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全力配合中央纪委派驻纪检组开展“三重一大”和党风廉政建设派驻监督工作。进一步加大警示教育力度,积极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分别给予有关党员干部停止提拔程序、取消拟提拔人选资格、诫勉谈话及通报批评等处分。召开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结合审计署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项检查验收。开展机关和直属单位党组织书记述职述廉评议考核,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二是从严从实抓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抓紧抓实,成立中国科协“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和督导组,坚持以上率下、问题导向,层层传导压力,扎实向纵深推进。坚持边学边查边改,把教育成果真正化为做合格党员的行动自觉。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回头看”、巡视整改“回头看”等工作,狠抓作风建设,科协系统政治生态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党员干部作风不断改善,改革进取、干事创业的氛围不断增强。
三是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取得突破。联合教育部、国资委、农业部等部门推动科协组织向基层延伸,大力培育高校科协、企业科协、乡镇街道科协、农技协等基层组织,不断夯实党在科技界的执政基础和群众基础。开展全国县级科协组织状况普查,举办全国县级科协建设现场会,推动县级科协加大改革力度。积极探索发展高校科协、大型企业科协成为团体会员的工作机制,密切中国科协与基层组织的联系。举办全国高校科协建设论坛,推动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多所知名大学相继成立科协组织,开展高校科协组织网络体系建设试点,推动高校科协联盟建设。加快在国有企业特别是央企建立科协组织步伐,建成15家央企科协、11个行业企业科协创新联盟和2个区域创新联盟。打造升级版农技协,全国已有29个省(区、市)成立省级农技协联合会,有效推动基层农技协的交流合作和资源共享。
四是干部队伍建设切实加强。以开放的姿态加大识才引才聚才用才力度,建立干部双向交流挂职制度,优选调入一批政策研究和管理领域的优秀人才,为科协事业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认真落实老同志政治待遇,积极组织离退休干部参加中组部、中央宣讲团全会精神辅导报告会,及时通报党和国家大事、科协重点工作。改进和规范干部人事制度,制定《关于加强干部人事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试行)》,配套制定《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聘用实施办法(试行)》《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管理办法(试行)》等系列制度,干部选拔任用满意率显著提升,科协干部精气神和工作激情明显改观。
各位委员:
2016年,是科协事业发展历程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需要我们认真总结,并运用到新一年的各项工作中。一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我们牢记科协组织是党领导下团结联系科技工作者的人民团体这一政治属性,把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和群众性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核心目标,不断强化“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团结带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坚定不移地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重大决策部署。二是始终坚持以科技工作者为中心。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广大科技工作者作为事业发展最为倚赖的支持,深入了解科技工作者所思所想所盼所难,提高思想政治引导的有效性,拓展交流空间,拓宽服务渠道,以服务促团结,以团结促发展,着力增强科技工作者的获得感。三是始终坚持以改革作为核心动力。突出问题导向,直面科协组织存在的与科技工作者不亲不紧的问题,敢于自我革命,向自身存在的痼疾顽症动真格,勇涉改革深水区。四是始终坚持“想事干、创新招、强协调、重实效”的理念。坚持“四服务”职责定位,积极谋划新思路新举措,搭建新网络新平台,特别是与各部委和地方党委政府密切配合,主角有担当,配角不缺位,以务实担当的精神面貌开辟承接政府转移职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第三方评估等工作领域,赢得各方充分认可,树立科协良好的社会形象。
新的一年,创新型国家建设将进入全面攻坚阶段,如期建成创新型国家并向前迈进,攸关我国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对我抢抓历史交汇机遇期至关重要,不可懈怠。习近平总书记对科协组织提出明确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科协发展寄予厚望,8100万科技工作者对科协的工作充满期待。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科协的各项工作已迈上新台阶,但任务更加艰巨,担子更加繁重。一是适应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的工作体制机制仍不完善。符合创新驱动发展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发展特点的工作体系存在短板,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主战场的要求不相适应,支撑引领的作用有待充分发挥,支撑发展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明显不足。二是团结引领8100万科技工作者的能力建设仍待加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国家创新治理体系深刻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夯实党在科技工作者中的执政基础是科协组织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义不容辞的责任,但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的思路惯性化、手段简单化问题仍然突出,彻底破解“不亲不紧”顽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三是改革攻坚任重而道远。前一阶段的改革已经摘完低垂的果实,当下正处于逆水行船、滚石上山的关键阶段,坚忍不拔才能胜利,半途而废必将一事无成。特别是一些学会和地方科协暴露出改革推进上的“倒三角”情况、改革思路上的“新瓶装旧酒”问题、改革设计上的“上下一般粗”现象、改革意识上的“等、靠、要”思想等,必须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愈是在需要攻坚克难的时候,我们愈是需要强化担当精神,瞄准难题,坚定信念,奋力把科协改革事业推向前进。
关于2017年的工作安排
2017年是科协系统全面深化改革和各项部署落实的关键一年。今年的主题词是“落实”。中国科协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迎接党的十九大召开和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引导各级科协组织和科技界更加自觉地增强“四个意识”特别是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牢固树立“四个自信”,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决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集成各项资源和平台打造“创新争先行动”载体,不断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更加注重发挥科技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更加紧密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着力使已有部署落地生根,使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持续推进科协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实施,努力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新实效:
第一,要在加强对科技界的思想政治引领上取得新实效
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科技创新思想,广泛开展国情研修、政策解读、政策培训、政策服务,以积极深入、春风化雨的工作态度,带领科技界把习近平总书记科技创新思想转化为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永远跟党走,坚定创新自信,增强科技供给能力,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在科技界开展争做“学术优异、学风优良、品德优秀”科学家活动,鼓励科研人员在建设科技强国的进程中追求创新卓越,弘扬优良学风,锤炼优秀品德。
继续抓好科学大师名校宣传工程、老科学家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开展第四次全国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突出对青年科技人员和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引领,推进科学家博物馆建设,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打造科技工作者的精神家园,以青年人和科技工作者喜闻乐见的方式化育人心、凝聚人心,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和实效性。
进一步加大对科技工作者的宣传力度,加强对德学双馨的科技工作者宣传,引导科技工作者强化科学精神,不断增强爱党爱国、以创新成就服务国家、造福人民的自觉,引导科技界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四个自信”,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走在全社会前列,激荡起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的强大力量。
进一步加大学会党建工作力度,3月前要基本完成科协所属学会党组织覆盖工作,为学会更有效地团结广大科技工作者、提升联系服务能力提供切实的政治保障。着力推动学会党的工作覆盖,在原“党建强会计划”特色活动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寻找学会党的工作和业务工作新的结合点,充分发挥学会理事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充分发挥“网上党建”接长手臂的作用,打造网络宣传新阵地,探索党员教育管理服务新途径,构建党员自主学习新平台。
第二,要在联系服务科技工作者上取得新实效
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各级科协组织要团结带领科技工作者进军科技创新、开展“创新争先行动”的重要指示,充分发挥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的组织优势,以“创新争先行动”为统领,带领科技工作者“短板攻坚争先突破、前沿探索争相领跑、转化创业争当先锋、普及服务争作贡献”,带动科协各方面工作调整升级,更加贴近党和国家中心全局工作,更加有效激励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热情。
设立“科技工作者日”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科技工作者的关怀和勉励,要充分发挥科协组织的群团动员优势,会同科技部和有关部门,精心设计各项活动,各级科协组织要全面行动起来,积极搭建平台,做好先进举荐,共同营造浓厚的氛围,使科技工作者日真正成为展示全体科技工作者创新报国的盛大节日。要积极动员各部门、各地方、各领域力量,结合各自特点和实际,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因地制宜、不拘一格的系列主题活动,鼓励科技工作者集中的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组织开展相关主题活动,组织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共同庆祝自己的节日。我们将面向全国科技工作者设立相关科技奖励,对在创新争先行动中涌现出来的优秀个人和团队、机构给予鼓励,使科技工作者名利双收、形成示范。
为进一步调动激发科技工作者创造活力,改革调整现有奖项设置,压缩奖项数量,提高奖项质量,控制获奖者名额,强化奖项的思想政治引领作用,加大对获奖者的奖励和支持力度,推动中国科协奖项与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的衔接,加强对奖项在促进获奖者学术生涯和个人成长方面发挥作用机制的研究,不断提升中国科协奖项的公信力和社会影响力。做好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评审工作,抓住中国青年科技奖30周年的机遇,开展系列活动,进一步扩大该奖项的影响力。树立一批青年科学家榜样,激励广大青年科技工作者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建功立业。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群团组织建网用网的指示精神,以实现中国科协有网站、各级组织有门户、每个成员有户口、基层组织有平台、每个干部有窗口、每项活动有舞台为目标,把网上科协建设作为科协组织提供科技类公共服务产品的核心载体,全面增强线上线下对科技工作者高效动员组织的能力,提高思想政治引导的有效性,畅通科技工作者表达诉求、建言献策的通道,形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的科技社交平台。
第三,要在全面深化科协系统改革上取得新实效
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既当改革促进派又当改革实干家,盯住干、马上办”的指示和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好《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以攻坚克难的精神勇涉深水区,确保“啃硬骨头”的改革举措取得突破性进展,把改革的全局向纵深推进。
固化改革经验交流制度,使之成为推动改革的有力保障。学会治理结构和体系改革要有新突破,重点解决虚、散、软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凝聚力、影响力和服务能力。学会理事会结构、党组织覆盖等重点改革任务,要强化落实并尽快完成。已经制定改革方案的学会、拟换届的学会和拟脱离挂靠的学会,要分类推进改革,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保障改革成效。50家列入创新和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会要切实担负起龙头作用,在学会治理方式中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新经验、典型工作案例和改革试点模型。抓紧研究制定对规模较小的全国学会的扶持政策措施。
以章程为根本,修订《中国科协团体会员管理办法》《县级科协组织通则》《企业科协组织通则》,研究制定《高校科协组织通则》,完善科协系统组织制度体系,根据企业技术创新和高校师生创新创业的需求,加大企业、高校科协组织建设力度,推动科协组织的网络化,为组织建设提供依据和遵循。加强县级科协建设,强化政治属性和“四服务”职责定位,完善组织体制、工作机制,鼓励和引导科协资源向县级科协倾斜,培育和树立一批典型。推动大型企业成立科协,适时纳入中国科协团体会员体系。推动科协组织向企业(园区)延伸,大力发展科协和科协联盟、企业科协联合会,不断扩大企业创新联盟试点,重点在新经济组织建立科协,把创客之家、创客协会等新型科技社团纳入科协。推动科协组织向高校延伸,以重点高校为突破,引导高校科协密集、高校科协工作开展较好的地区建立区域性高校科协联盟,推动高校科协和高校科协联盟规范化建设。乡镇街道科协建设和农技协转型升级要取得实质性突破。
加大科协组织提供服务产品的供给侧改革力度,在科普产品的精准推送和落地、科技创新智库精品创造、人才托举、助力创新驱动发展、举办全国双创活动周、服务双创的平台建设等方面,不断创新思路和举措。
第四,要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上取得新实效
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以创新驱动助力工程为统领,引导各级科协组织精准对接区域创新发展需求,推动各类创新资源有效集成,形成协同助力创新驱动发展的开放共享机制,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断深化服务企业创新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对国家重点战略区域的覆盖面更加广泛,有效提升社会和经济效益。
继续实施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创新驱动助力工程的意见》,进一步聚焦区域发展的动力转换和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全面总结工程实施的经验,在组织机制和平台建设上不断实现创新提升,打造助力工程2.0版。优化整体布局,扩大工程实施的覆盖面,召开经验交流会,增加副省级城市试点数量,创新驱动示范市增加到40个,参与学会达到100个。以重点项目为带动,增加优质资源供给。以信息化建设为主要手段,凝聚各类资源,提高对接精准度。以市场化机制搭建协同创新平台,做好区域战略咨询、产业转型升级、成果转化落地等工作,实现参与各方互利共享,共同发展,使合作范围更广,合作层次更高,在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持续深入推进双创工作,办好2017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强化地方科协和各级学会参与,深化“创响中国”活动内涵,提高活动影响力。动员鼓励各地方科协举办双创相关大型活动,把双创活动周打造成制度化、长期化、国际化的创业创新成果展示平台。深入动员各级科协、各级学会强化双创工作,举办多种形式的双创重点活动。加快建设中国双创在线平台,精准助力双创,进一步提升平台的功能性、影响力,为建设国家级双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