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成都科学技术年会——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暨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 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在蓉举行

日期:2017-11-17 10:02

2017年11月16日,2017成都科学技术年会——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暨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 西南交通大学专场活动在成都世纪城国际会议中心隆重举行。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副局长陈钢、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局级领导卢晓东,成都理工大学副校长、教授刘树根、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教授何川,成都市相关科技社团、省内部分地(市)州和成都市各区(市)县科技主管部门负责人,部分在蓉高校院所及省内外科技型企业、投融资机构等各界代表共300余人参加了会议。

本次活动以“协同创新,智创未来”为主题,分为开幕式、主题演讲、科技园区推介及项目路演四部分,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成都市人民政府、西南交通大学主办,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都市龙泉驿区人民政府、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政府承办。执行单位有:成都科学技术服务中心、成都自动化研究会、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成都科技成果“三权”改革联盟、成都技术转移(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单位有斯坦福天府研究院、清华机器人技术与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德阳、绵阳、资阳、遂宁、乐山、眉山、雅安、巴中、广元、泸州、攀枝花、自贡、内江等13个省辖市的科技和知识产权局,成都工业自动化科技服务平台、成都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德绵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成都创客空间联盟、成都先进制造协同创新联合体。

开幕式上,成都市科技局局长卢铁城、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西南交通大学校长助理何川等嘉宾先后致辞。卢铁城说, 2017中国(成都)智能制造协同创新国际论坛暨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 西南交通大学专场的举行,旨在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成都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和新经济发展大会部署,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为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国家中心城市打造新的动力引擎,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同时,发挥成都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的辐射引领作用,促进全省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为深化校地企合作,促进高校科研与产业对接,成都市科技局拟定了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计划,拟围绕我市五大支柱产业、五大优势产业以及五大未来产业发展需求,联合重点高校分领域定期举办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以产业园区推介、高校院所(校友会)成果发布、科技成果路演、企业需求发布、典型案例分享、成果对接交易等形式,为在蓉企业、高校院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投融资机构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等搭建一个交流对接的活动平台,培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全链条服务体系,形成以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为核心的科技招商模式,加速科技成果在蓉落地转化。今年9月、10月在电子科技大学和四川大学举行的两场活动,取得良好成效,多个项目已达成合作意向。西南交通大学入选新出炉的国家首批“双一流工程”,在轨道交通、智能制造领域具有突出优势。成都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资本、创业基地和创新事业合力的成功之都。希望通过此次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活动,促进西南交大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等优势学科领域平台资源、项目资源、团队资源、科技成果与市场全面对接,促进知名企业在蓉投资,打通智能制造、轨道交通科技成果转化服务链,提高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助力成都经济快速发展。

会上,西南交通大学与新尚集团举行了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签约仪式,双方将共同设立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和西南交通大学创新中心。西南交大科技发展研究院院长助理陈桂兵、新尚集团副总经理刘承红代表双方签约。同时,斯坦福天府研究院与成都科学技术服务中心也签订了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建自动化和农业两个孵化加速硬件平台,借助硅谷先进的垂直农业技术,构建现代农业公共服务平台。斯坦福天府研究院CEO黄砚农、成都科学技术服务中心主任唐仕正代表双方签约。

会上,“中国自动化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都服务站”举行了揭牌仪式。由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李少远、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正局级领导卢晓东、成都自动化研究会秘书长张晖共同为中国自动化学会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成都服务站揭牌。服务站将充分发挥科协的组织体系优势,进一步推进学会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持,达到地方和学会互利共赢。

同期还举行了“成都先进制造协同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联合体的成立适应了学科广泛交叉、领域深度融合、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发展趋势。联合体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协会指导,成都自动化研究会牵头、包括成都市电子学会、成都市机械工程学会、成都电力电子学会、成都市汽车工程学会、成都市企事业科协研究会、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成都市机器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德绵智能制造协同创新联盟、成都创客空间联盟等10个科技社团共同倡议发起创立。李少远、宋晓刚、刘树根、何川以及成都先进制造协同创新联合体部分成员单位代表见证揭牌。

会上,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李少远、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秘书长宋晓刚、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丁国富、斯坦福天府研究院CEO黄砚农博士、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与重大项目部部长杜振军博士分别作了主题演讲;成都龙泉驿区、成都经开区、金牛区对辖区产业园进行了推介;西南交通大学、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等对科技成果进行了项目路演。

“主题演讲”时段共有5位专家作报告,特邀嘉宾李少远系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自动化学会理事长,知名控制理论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计划入选专家。他报告的题目是《工业互联网下的分布式系统的优化控制》,介绍了他对自适应预测控制、满意优化控制和生产全过程系统的优化控制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对智能制造、智能网络协调制造等若干方面的认识,强调分布式控制方法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特邀嘉宾宋晓刚,系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兼秘书长、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他报告的题目是《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介绍了国际国内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应用领域、中国机器人产业面临的挑战、机器人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的情况。他认为工业机器人市场需求旺盛,服务机器人需求将快速增长;作为颠覆性技术的机器人将引领未来制造,发达国家机器人产业正进入智能化时期;未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主要目的是支撑我国制造业不断转型升级,发展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行业与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以及用户行业融合协同发展是必然趋势。

第三位报告专家丁国富,系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进设计与制造技术研究所所长、数字化制造创新研究中心主任,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他报告的题目是《产学研深度合作助推企业转型升级》,其内容包括:新形势下的制造业;新型势下制造行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产学研深度合作助推企业转型升级;丁国富教授带领的多个团队取得突出成果的介绍。他认为,新形势下制造业企业发展面临大量挑战,创新、转型升级是必然,观念更新是发展关键;大量采用技术密集、知识密集,而聚集人才是手段;产学研深度融合是举措。

第四位报告专家黄砚农,系斯坦福天府研究院CEO、华中科技大学兼职教授、留法博士,曾成功地在美国及在亚洲近40家大型客户实施部署了企业级信息系统。他报告的题目是《比肩硅谷,优化成都创新生态》,其内容包括:技术专家创新的痛点; 我们给专家、创业者带来的收益;我们怎么做!我们是谁等。他在报告中指出,该院的价值定位是原创技术孵化、成熟技术引进,开展差异化服务、增值服务、基础服务。其使命着重在“创新孵化”,培训拥有新技术和商业概念的创业团队,挖掘其成为世界级企业的潜能;“技术引进”在于从SRI、硅谷或世界其它领域引进先进技术或企业,促进成都高科技产业全球化发展。

第五位报告专家杜振军,系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创新与重大项目部部长,他报告的题目是《新松机器人创新经验分享》。介绍了作为国内著名机器人公司打造“智能经济创新生态”,建立生产制造平台、双创孵化平台、创新平台(离岸创新平台、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测试平台、示范平台、人才平台、金融平台以及机器人、工业4.0、人工智能等4个研究院的情况。

论坛还包括三个平行活动:一是区域协同创新科技交流会,聚集了省内相关城市科技主管部门及成都市部分高校院所相关负责人等共50余人,围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资源共享、科技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交流讨论,对接合作需求。二是“先进制造高端咨询及招商引资交流考察”活动,邀请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西南交通大学等专家及沈阳新松机器人、南京埃斯顿机器人等国内知名智能制造企业代表赴成都经开区围绕先进制造业发展进行交流考察,进一步推动西部智能制造能力提升及龙泉驿区智能制造领域企业转型升级发展。三是西南交通大学科技成果校企“每月一对接”成果展示活动,集中展示了西南交通大学推荐的42项科技成果及清华四川互联网能源研究院、省内部分地(市)州等推荐的9项科技成果。

本次论坛和对接活动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国家中心城市产业发展大会和新经济发展大会部署,发挥成都在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建设中的辐射引领作用,聚焦成都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加速落地转化,促进全省区域协同创新一体化发展。


四川省自动化与仪器仪表学会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