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第十届青托风采】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郭秀珍:精进不休,臻于至善

日期:2025-04-29 08:54

个人简介

郭秀珍,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无源通信、智能感知。在NSDIMobiComTON等国际会议和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无线网络与移动计算顶级会议ACM MobiCom'24唯一最佳论文奖、IEEE HPCC最佳论文奖、IEEE MSN最佳学生论文奖等。入选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清华大学水木学者计划,获2021年度ACM中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中国计算机学会自然科学二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等。

成长经历

2016年本科毕业于西南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2021年博士毕业于清华大学软件学院,师从何源教授,主要从事物联网、无线网络、智能感知等方向研究。2021-2023年在清华大学担任助理研究员/博士后。2023年入职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担任百人计划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科研经历

本人从2016年开始围绕低功耗物联网系统理论与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针对低功耗物联网系统在能量资源、计算资源、频谱资源三方面的受限性,着重解决网络连接能力弱、泛在感知成本高、无线信道共享难的三大瓶颈问题,主要成果包括:(1)率先建立广域无源网络传输理论和技术体系,提出数字与模拟混合的计算模式,推动无源感知网络从低数据率、近距离到高数据率、远距离的进步。(2)提出基于模拟反向散射的感传融合机理,将模拟的感知物理量直接调制到信号传输链路,突破了传统的感知-传输-计算分离式架构,为实现低功耗感传一体提供理论基础;(3)提出异构无线网络共存融合理论与关键技术,为低功耗无线终端间直接通信提供了从物理层到数据包层的全面解决方案,促进异构无线网络从分治共存到融合共存的发展。

我与CAA

作为中国自动化学会的一员,担任中国自动化学会工业物联网技术与应用专委会委员,组织和参与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另外,积极参与了中国自动化学会举办的多项工作和活动,比如中国自动化大会(CAA推荐A类学术会议)、国家工业软件大会等。这些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带来了巨大的收获。中国自动化学会搭建的高水平平台,不仅让我与各领域杰出学者建立了深厚友谊,更使我系统掌握了学科前沿动态。尤为珍贵的是,通过学会举办的国际会议和专题研讨,我得以展示团队创新成果,在与顶尖专家的思维碰撞中持续突破认知边界。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学会建设,在拓展国际学术视野的同时,深耕关键技术攻关,为推动自动化领域创新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内容来源|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