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A第一届青托博士生风采】同济大学在读博士生王柳懿:心至苍穹外,目尽星河远

日期:2025-04-29 08:24


个人简介

王柳懿,女,中共党员,同济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22级控制科学与工程系博士研究生,师从陈启军教授。主持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学生项目,入选首批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目前共发表高水平论文16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领域内顶刊顶会上发表论文6篇,授权公开发明专利4项。中国自动化学会学生会员、IEEE Student Member,曾多次担任TPAMITMMCVPRICCVTCSVT等顶刊顶会的审稿人。三夺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冠军,主持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等。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级宝钢奖学金、华为奖学金等。曾担任博士生班班长和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获评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成长经历

2016年进入同济大学自动化专业学习以来,我始终热衷于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方向的研究,善于以问题导向为引领,探索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案。本科期间,面向自由行规划难题,作为负责人带领团队完成1项国家级创新创业项目,通过设计与优化多目标最短路径规划算法,成功自主研发相关APP,获同济大学五月科技节优胜奖及互联网+”银奖。2020年,推免攻读硕士研究生,加入陈启军教授领衔的同济大学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实验室,积极投身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围绕服务机器人在家用环境下的复杂任务,与队友通宵达旦调优算法,连续三年获得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冠军。2022年,通过硕博推免考核,成为一名在读博士生。研究方向从工程应用转向基础理论,聚焦视觉-语言导航任务展开系列研究。始终牢记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初心使命,以知行合一的行动理念贯穿生活工作,担任控制博士班班长与学院研究生会执行主席,积极策划与参与各类志愿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不断锤炼团队协作、项目策划与管理能力。通过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将服务国家的信念熔铸为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的毕生追求。

科研经历

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为契机,深入认识到当前移动机器人在复杂动态场景下的应用局限性。由此提出引入人类融合视觉与语言能力的方法,以提升机器人在复杂环境中的感知与决策水平,专注于具身智能与移动机器人视觉-语言导航方向的研究。目前主持1项博士生国家青基项目,已发表和录用16篇学术论文,以第一作者发表和录用6篇高水平期刊与会议论文。相关研究工作受到Wen GaoIEEE Fellow)和Liang LinIEEE Fellow)等人的关注与引用。授权与公开专利4项,授权软著1项。曾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国家级宝钢教育奖学金、校级优秀博士生奖学金、校级研究生社会活动奖学金、同济大学优秀学生干部、同济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奖项。连续3年获得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全国冠军。曾作为队长完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研发与结题。参与实验室瑶光移动迎宾机器人研发,支持论文算法落地验证,已应用部署于大米加工厂、污水处理厂等实际场景。

我与CAA

通过参加中国自动化大会,我首次走近了中国自动化学会(CAA),感受到领域内浓厚的学术氛围。随后,有幸入选首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博士生专项计划,并现场参加了由CAA组织的启动会。学会对青年人才的关注与支持,让我深受鼓舞,也更加坚定了科研道路上的信念。感谢CAA为青年科研工作者提供的平台与机会,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在学术探索中不断成长,回馈学会的培养与信任。

内容来源|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