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中国自动化大会专题论坛之“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成功召开

日期:2019-11-25 16:08

2019年11月23日-11月24日,2019中国自动化大会专题论坛之“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成功召开。人工智能技术将带来生产力的革命,而支持人工智能的数据科学也必须不断地发展突破。本专题论坛“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报道在混合智能、控制智能、网络化动态系统、群体智能、智联网等理论和技术的最新发展,并展示了其在工业系统、交通系统、无人系统、通信系统、量测系统、能源系统中的应用场景与最新结果。因此,本届大会设立了“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专题,拟请该方向的部分精英翘楚与与会者分享他们的最新成果和思想,促进该方向的交流与发展。论坛由北京交通大学侯忠生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王成红研究员共同担任论坛主席。

首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学吕金虎教授针对群体智能赋能协同感知与控制做了学术报告。吕教授首先简要介绍了人工智能与群体智能的发展历程与科学前沿。随后,介绍了群体目标的协同感知及其网络设计和典型应用情况。对群体协同控制中的“卡脖子”问题进行了探索,并介绍了分布式群组系统的系统控制与结构识别等一些重要进展。最后,吕教授带领大家展望了群体智能技术的发展前景,提出了群体智能需要自动化、智能化、安全化、最优化。

青岛大学自动化学院侯忠生教授探索了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背景下的控制科学。介绍了卡尔曼架构下控制方法存在的诸多问题以及典型范式,探讨如何保持原有卡尔曼架构下控制理论与方法的优点,同时又需要解决建模困难与未建模动态这对关键孪生问题的途径。然后,分别探讨了模型可获取和不可获取时,如何应用数据驱动控制方法来解决问题。最后,侯教授探索了后卡尔曼时代的控制理论如何与大数据/AI 结合,并指出后卡尔曼时代的控制理论与方法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

北京大学王龙教授对大数据和群体智能中的反馈设计进行了介绍。王教授从国内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学者类型入手,指出在群体智能模型的基础上,大数据和群体智能二者之控制作为群体智能领域中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吸引了来自数学、物理、社会科学、控制、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众多学科的研究人员的关注。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调控制的研究, 不仅能够揭示自然界中许多现象的内在规律, 同时也能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和生产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

东北大学杨光红教授以“人工智能+控制系统?”为主题进行了报告,介绍了将人工智能与自动控制系统相结合形成智能控制系统的方法。报告首先介绍了人工智能的发展、应用及其国家战略,并讨论了控制系统 (诸如多智能体系统、无人驾驶系统等)对智能化功能的需求。由此引出了人工智能系统的目的与功能,包括“对环境的快速与深度感知、理解与自适应”,“对目标的辨识与判别”,“定位与协调”和“数据处理、状态估计与性能评估”。最后,提出了“人工智能+控制系统”的智能化控制系统理论框架,讨论与传统控制系统的区别和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中山大学陈龙教授探索了矿区装备无人化现状与平行矿山的解决方案。首先介绍了矿业采矿行业现状与无人化需求,以及场景无人驾驶技术在矿区应用的挑战。然后对国内外矿区无人化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详细阐述了矿区无人驾驶中的平行驾驶技术和矿山无人运输解决方案。最后对矿区无人驾驶装备发展趋势及预测等内容进行了介绍。

最后,来自若干高校的相关研究人员报告了其他最新研究成果。

来源:学会秘书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