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道产业发展 | 服务机器人专题论坛内容详解

日期:2019-04-20 10:11

       4月19日下午,2019国家机器人发展论坛暨RoboCup机器人世界杯中国赛之“服务机器人”专题论坛在绍兴柯桥成功举办,论坛主席、上海交通大学王景川副教授主持。

专题论坛共邀请了十位领域内的专家,从医疗装备、机器人视觉、医疗感知、工业智能等方面进行报告,并同参会代表进行充分交流,共同探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前景。

今天第一位作报告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殿生教授,报告题目为“智能护理机器人技术发展思考”,他从老龄化挑战、护理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的思考与展望三个方面展开报告,提出面向卧床老人的生活和娱乐等辅助需求,攻克护理机器人机构设计、环境感知、定位和导航、目标识别与操作、人机交互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制出具有取物、开门和提醒功能的保姆型护理机器人工样机,并在养老院示范。

上海交通大学曹其新教授为大家带来的报告是“机器人技术在医疗装备中应用”,他提出随着社会老龄化和环境恶化,各类慢性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医疗机械需求大幅上升,趋势预计未来15年十医疗机器人增长牛市,中国将成为国际上第一大市场。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高端核心技术、健全专利保护措施、严密检测体系地位及市场无法撼动。相对,配药专送、监护康、助老助残这一新兴行业,目前中国加大研发力度,可实现弯道超车。

清华大学刘莉教授在题为“机器人创新设计实践教学研究”中指出了实践教学面临的问题:创新拔尖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如何在实验中学习新知识、机器人-多学科交叉。应对挑战提出探究课、SRT科技竞赛相衔接的教学模式,构建针对“钱班”卓越拔尖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等教学研究内容。

英特尔研究院技术合作与战略总监王鹏博士带来题为“迈向云端融合的服务机器人4.0时代”的报告,指出目前从机器人本体到云端大脑,服务机器人现有模式不能满足未来需求,需从机器人个性化智能交互和规模化部署,打造面向未来的云端融合能力。5G低延迟、高宽带高可靠性的传输,集合边缘计算助力机器人规模化部署,与生态伙伴联合推进服务机器人创新。

山东优宝特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长范永博士的报告题目是“四足仿生机器人及应用”,报告主要介绍四足仿生机器人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应用领域方向等。从离散落脚点、多自由度和多肢体三个角度阐述腿足式机器人具有适应复杂多变地形以及适应不同地面状况的优势,指出四足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问题是仿生机构的设计、关节驱动的设计、平衡控制与抗扰动等。

上海交通大学王贺升教授的报告题目为“机器人视觉伺服与应用”,视觉控制是基于视觉反馈的引导与定位,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直接视觉伺服控制则适用于高精度高速动态控制任务中。提出“深度独立交互矩阵”概念,实现深度信息解耦,线性化图像速度映射,为自适应律设计提供基础。

接下来带来报告的是上海大学袁建军教授,报告题目为“工业机器人协作化”,提出没有时间验证本体的可靠性,协作在于算法而非本体。协作要分层定规则,安全规范层级:多级安全规范规则,操作规范层级:多级操作规则,应用领域层级:多级应用划分。最后指出“在别人还在寻找协作机器人的应用的时候,我们至少做到正在应用的工业机器人协作化”。

浙江大学刘勇教授带来的是题为“机器感知-从机器人到工业智能”的报告。主要是从自主移动智能机器人的感知、工业智能感知、和其它相关感知来阐述。提出移动机器人面临的复杂场景为轮式里程计打滑、对抗复杂环境、北斗定位环境以及环境的剧烈晃动导致的定位失败,后续进行了从装配线智能监控系统、机械臂控制、电梯进出人数统计等案例讲解。

苏州大学杨湛副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纳米操作机器人及应用”,主要报告了纳米操作机器人应用研究和未来的纳米操作机器人。

最后一个报告是来自于小i机器人生态战略咨询部陈晖总监,题目为“AI赋能:从0到1还是从1到N”,由于人们的认知盈余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形成了整个社会的去中心化的格局,未来技术的发展趋势将由屏幕、共享、注意力和流动这四个元素驱动。企业未来的盈利能力的提升必须克服两大关键阻力:“搜索阻力和位置阻力”,在克服这个阻力的过程中,如何通过AI赋能是关键。

学会秘书处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