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具身智能平行会议顺利召开

日期:2024-06-06 10:59

   追新逐质,智创未来。202462日,2024国家新质生产力与智能产业发展会议具身智能平行会议在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圆满举行。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速发展,具身智能已成为研究和应用的前沿领域。相较于仅能被动接收数据的离身智能,具身智能要求智能体能够通过感知环境中的信息,利用自身的机械结构和运动能力来主动与环境进行交互,并根据所获得的反馈信息进行决策和行动。具身智能平行会议由中国自动化学会集成自动化技术专业委员会承办,由中国自动化学会理事、同济大学教授陈启军担任主席,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大名校、研究所的七位具身智能领域专家作报告。本平行会议从具身智能的共性关键技术出发开展学术交流研讨,探讨如何通过集成感知、认识与行动功能的系统设计,优化智能体与环境的交互,以及如何利用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技术改进这些系统的自适应能力。

   平行会议开始之前,会议主席陈启军教授进行欢迎致辞,随后进行七位报告人的主题报告。

陈启军教授欢迎致辞

     清华大学刘华平教授进行了题为“具身多体协同主动感知与交互学习”的报告,面向态势理解在适应异构机器人平台感知、动作的能力差异,以及适应广域动态场景高效、鲁棒的感知这两大类多机器人协同任务需求,针对如何利用异构多机器人的感知与学习能力实现集群增效与行为涌现,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进展。

刘华平教授作报告

  西安交通大学孙宏滨教授进行了题为“展望具身智能计算架构与芯片”的报告,分析了机器人基本框架以及现有深度学习范式问题,介绍了构建具身智能计算架构的基本技术路线,以及在技术发展过程中需要研究的新问题。

孙宏滨教授作报告

          北京理工大学王钢教授进行了题为“世界模型强化学习及其在无人系统中的应用”的报告,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世界模型强化学习这一研究方向并分享了近期的创新型成果,提出基于可变世界模型强化学习的异构多智能体实现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王钢教授作报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左宗玉教授进行了题为“Fixed-Time Cooperative Control of Multi-Agent Systems(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控制)”的报告,介绍了多智能体系统固定时间协同控制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并介绍了固定时间协同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左宗玉教授作报告

          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孙建坤副研究员进行了题为“智能自主无人系统主动抗干扰安全控制研究”的报告,从抗干扰和安全控制设计的角度,介绍了相关的多源干扰实时估计和补偿、事件触发主动抗干扰控制和安全控制等最新成果,并探讨了该方向未来研究前景。

孙建坤副研究员作报告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刘浩研究员进行了题为“柔性手术机器人技术及应用进展”的报告,对柔性手术机器人技术的发展现状进行了概述,并介绍了他在柔性手术机器人方向关键技术的研究以及应用情况。

刘浩研究员作报告

          同济大学史淼晶教授进行了题为“大模型驱动的文本引导式视觉场景感知”的报告,介绍了大模型的兴起和他所在的课题组在大模型驱动的文本引导式视觉场景感知方面的探索,包括文本指引的物体检测、场景分割、场景图检测等。

史淼晶教授作报告

          本次具身智能平行会议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前来学习交流。会议期间,参会者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人工智能等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力量,能主动与环境进行交互的具身智能拥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和发展前景,将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与会者们表示希望今后可以多举办类似的活动,在交流中促进科研新想法、新思路的诞生,共同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