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期CAA会士面对面活动成功召开

日期:2022-02-11 09:49

CAA会士面对面系列活动是中国自动化学会为学会会士量身打造的高端学术交流平台,每期活动邀请1位或数位学会会士进行专题报告,围绕国际科技热点,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需求,前瞻学科领域发展新方向,积极发挥学术引领和科技智库作用,展现重大学术咨询研究成果,引导社会尊崇科学思想和方法,促进公众提升科学意识和素养。

2022211日上午,首期CAA会士面对面活动成功举办,此次活动主讲人为CAA Fellow清华大学周彤教授,主持人为CAA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入选者东北大学张晋熙副教授。周彤教授作题为“大规模网络化系统基本特性分析及其延伸”的报告,此次活动通过腾讯会议、CAA会议小程序、CAA官方视频号、bilibili官方账号及科技工作者之家全程直播,共计近万人次在线观看直播。


 

图:清华大学周彤教授报告

 

 

图:东北大学张晋熙副教授主持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人造大规模网络层出无穷。然而,这类系统的可控/可观性、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判断等基本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周彤教授的报告引入一种基于输出连接的大规模网络化系统描述方式,讨论其可控/可观性、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等的判断,以及这些特性对子系统及其连接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系统可控/可观要求其每一个子系统都可控/可观,且其可控性和可观性仅决定于其子系统的传输零点和连接矩阵。周彤教授还给出一种独立依赖于每个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网络化系统“可控/可观度”、“结构可辨识度”等问题,探讨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对模型预测性、系统性能等的可能影响。


扫描海报中二维码或点击下方链接,即可直接观看B站视频回放!更多观看方式参见后文详情。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pr4y167ZB/

图片


【报告人简介】周彤,1984年7月于成都电讯工程学院获自动控制工学学士学位,1988年7月于电子科技大学获自动控制理论与应用工学硕士学位,1991年3月于日本国金泽大学获电气与电子工程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3月于日本国大阪大学获产业机械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为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工业智能与系统研究所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网络化系统建模与控制、鲁棒控制与滤波、面向控制的系统辨识、磁悬浮技术、基因调控网络建模与分析等。研究工作得到了“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 (2001年度)、“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2002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2006年度)等人才基金的支持。研究结果获教育部提名国家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3年度),中国自动化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度)。 曾担任 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 的 Associate Editor(连续二届)。目前担任 Automatica 的Associate Editor(连续五届)。中国自动化学会会士, IEEE Fellow。 【报告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人造大规模网络层出无穷。然而,这类系统的可控/可观性、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判断等基本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本报告引入一种基于输出连接的大规模网络化系统描述方式,讨论其可控/可观性、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等的判断,以及这些特性对子系统及其连接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系统可控/可观要求其每一个子系统都可控/可观,且其可控性和可观性仅决定于其子系统的传输零点和连接矩阵。我们还将给出一种独立依赖于每个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网络化系统“可控/可观度”、“结构可辨识度”等问题,探讨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对模型预测性、系统性能等的可能影响。


【报告摘要】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对性能要求的提高,系统规模日益增大。另外,随着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人造大规模网络层出无穷。然而,这类系统的可控/可观性、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判断等基本问题依然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本报告引入一种基于输出连接的大规模网络化系统描述方式,讨论其可控/可观性、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等的判断,以及这些特性对子系统及其连接的要求。研究结果表明,此类系统可控/可观要求其每一个子系统都可控/可观,且其可控性和可观性仅决定于其子系统的传输零点和连接矩阵。我们还将给出一种独立依赖于每个子系统动态特性的因果性、结构可辨识性判断方法。在此基础上,引入网络化系统“可控/可观度”、“结构可辨识度”等问题,探讨其研究的必要性,以及对模型预测性、系统性能等的可能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