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及中国自动化学会六十华诞,中国自动化学会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设立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CAA Youth e-Summit,简称CAA YeS)。
为了推进智能汽车与自主协同控制领域的学术交流,由中国自动化学会主办、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等承办YeS论坛(西南片区)主题为“智能汽车与自主协同控制”,将于2021年11月27日在重庆线上召开。
我们诚挚邀请您拨冗参加CAA YeS(西南片区)论坛。
一、活动名称:
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菁英系列活动(西南片区)
二、论坛主题:
智能汽车与自主协同控制
三、时间地点:
时间:2021年11月27日
地点:中国·重庆·线上
四、腾讯会议信息
2021年11月27日上午8:30-12:00
腾讯会议ID: 134 505 558
五、会议组织
主办单位:
中国自动化学会
承办单位: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重庆邮电大学工业互联网研究院
工业物联网与网络化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智能空地协同控制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
汽车智能网联技术重庆市高校工程研究中心
重庆市工业互联网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论坛主席:王平 教授/博导/院长
论坛组织主席:李永福 教授/博导
六、会议嘉宾
11月27日 8:30-8:40:论坛主席王平致辞
1、报告题目:智能网联汽车节能优化与控制
报告时间:11月27日8:40-9:00
报告简介:随着网联时代的来临,高级别自动驾驶汽车将在网联信息的赋能下衍生出更多的新功能与新系统。本报告聚焦于智能网联汽车的节能优化与控制。通过综合考虑前方车流、坡度、曲率、限速、交通灯等网联信息对车辆行驶经济性的影响,预见性地优化控制高级别自动驾驶车辆的驱动、制动和转向等执行系统, 最终实现整车行驶
能量的大幅降低。
报告人简介:高炳钊,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智能汽车研究所副所长。2015年度国家优青、自动化学会车辆控制与智能化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为汽车控制与智能化,发表IEEE汇刊、ASME汇刊、VSD等控制和车辆权威期刊论文62篇,出版中英文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30余件,含美国发明专利2件。电动汽车动力传动控制系统的科研成果获得产业化应用与批量生产。
2、报告题目:分布式连续非线性系统的异步Lebesgue近似模型
报告时间:11月27日9:00-9:20
报告简介:在现实世界中,大部分的实际物理过程本质上是时间连续的,而在很多应用中我们需要离散时间模型,特别是在数字化的工作环境中,如:基于模型的路径规划,模型预测控制。近似模型的精确性以及计算效率问题对于以模型为基础的方法来说至关重要。主要研究分布式异步的离散时间模型来近似分布式的连续时间非线性系统,其中的子系统间存在物理耦合且能够与邻居节点交换信息。构建了一个分布式的时间触发系统,该系统的状态轨迹与Lebesgue近似模型的轨迹一致。基于此,进一步给出了Lebesgue近似模型渐近稳定、近似误差有界、避免出现Zeno行为的条件。
报告人简介:吴争光,浙江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019年⼊选国家“万⼈计划”青年拔尖⼈才。主要开展网络化混杂系统、信息物理系统与智能电网的研究工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一项,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14—2020年连续七年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2017—2020年连续四年入选Clarivate Analytics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曾获得浙江省2011年优秀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奖、多项省部级奖和教学成果奖。在IEEE系列汇刊和Automatica上发表(含录用)论文130余篇,2篇论文分别入选2013和2014年中国百篇最具影响国际学术论文,在Springer出版社出版英文专著4部。论文被SCI他引5000多次,共有40篇论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h指数50。担任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和《中国科学:信息科学》等8个国内外期刊的Associate Editor/Editorial Board Member,美国《数学评论》评论员,IEEE CSS会议编委会Associate Editor,以及多个国际会议的程序委员会主席/成员。
3、报告题目:不确定异构多智能体系统输出同步控制与优化
报告时间:11月27日9:20-9:40
报告简介:多智能体系统输出同步控制涉及复杂的网络拓扑结构、动力学建模以及控制设计与分析。本报告首先针对一类异构多智能体系统输出调节问题,提出了外部系统的固定时间观测器,进一步给出了基于前馈控制的有限时间反馈控制设计与分析。然后,针对一类不确定异构多智能体系统介绍基于输入-输出信息的分布式输出同步优化分析方面的研究结果。利用输入输出信息对智能体状态进行重构,建立重构系统的最优控制指标函数,采用近似动态规划方法得到近似最优控制,最后通过强化学习方法实现不依赖系统矩阵信息的最优输出反同步控制。
报告人简介:胡江平,于2000年、2004年在兰州大学分别获得应用数学专业学士、计算数学专业硕士学位;于2007年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获得复杂系统与控制专业博士学位。2007年至2008年在瑞典皇家工学院数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2008年起,就职于电子科技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现为该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多智能体系统协调控制、机器人智能控制、复杂系统优化与决策等。他是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分数阶系统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也是国际期刊《Kybernetika》、《Journal of Systems Science and Complexity》编委。
4、报告题目:船用燃气轮机鲁棒控制方法研究
报告时间:11月27日9:40-10:00
报告简介:燃气轮机对国防和国民经济有重要意义,是目前我国高度重视的高端重大装备。燃气轮机控制系统是一个多变量、时变、非线性、多功能的复杂系统。一个优秀的燃机控制系统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燃机的变工况性能、可靠性、经济性和安全性,并能够保证在工况突变和过渡态加减速时燃机保持高效稳定工作,因此燃机的控制技术是燃机的关键核心技术。本报告以某船用两轴燃气轮机为研究对象,介绍一种基于小扰动法建立LPV模型的过程。同时,不同于传统的燃气轮机控制算法,本报告搭建了一套包含稳态控制算法、过渡态控制算法和故障减速控制的整体控制框架。
报告人简介:赵旭东,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近年来在切换系统、不确定系统、几类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鲁棒控制、智能控制及航空发动机控制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主持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首席科学家),两机重大专项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辽宁省高等学校优秀科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辽宁省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项目等多个重要项目。在Automatica及IEEE Transactions系列汇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包括控制领域顶级期刊Automatica和IEEE TAC 17篇。SCI他引5000余次,多篇学术论文入选ESI-TOP高被引论文,多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奖(Web of Science)。1篇论文获得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uzzy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s最佳理论论文奖;获得山东省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出版英文专著一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4项。担任《自动化学报》、《控制工程》及SCI期刊《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 Systems》、《Nonlinear Analysis: Hybrid Systems》、《Neurocomputing》、《Assembly Automation》、《Journal of Aeronautics》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eneral Systems》等编委工作。
5、报告题目:多智能体系统分布式协同控制
报告时间:11月27日10:00-10:20
报告简介:具有感知、计算、通信和决策能力的智能个体以信息交互、相互作用力等方式相互耦合形成了自主多智能体系统,其群集协同行为是系统与控制领域关注的核心关键课题。实际智能体如AGV小车、无人机等通常受到通信带宽和能耗的限制,例如电池能量或者处理器的处理能力有限,如何在保证协同性能的同时有效降低智能体间的通讯能耗就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互联性、互操作性与系统组件的异构性,不可避免存在信息安全问题,如何设计有效的弹性协同控制策略以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就成为亟需解决的另一个关键问题。该报告针对以上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分布式协同控制算法,仿真环境下将算法成功应用到图像保密传输以及多机器人的编队。
报告人简介:和望利,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上海市”三八红旗手“获得者。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分布式协同控制与优化、信息物理网络系统安全分析与弹性控制;多机器人/车辆分布式感知与协同决策等。受邀出访澳大利亚中昆士兰大学、香港大学机械工程系、香港城市大学混沌与复杂网络中心、德国波茨坦气候影响研究所、日本首都大学东京从事访问研究。在IEEE汇刊重要学术刊物和会议上发表8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10余项,曾担任IEEE工业电子学会网络控制系统与应用专业委员会主席(2018-2019)、首都大学东京客座副教授(2015-2017),第三届先进计算智能和智能信息国际研讨会的出版主席、IEEE工业电子学会旗舰会议2018ISIE、2019ICIT分组程序委员会主席。目前为IEEE资深会员,IEEE Trans.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等副主编。荣获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排名二)和第六届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科学家奖。
6、报告题目:复杂生产和运输协同调度问题的增强分布估计求解算法研究展望
报告时间:11月27日10:20-10:40
报告简介:复杂生产与运输协同调度问题(Production and Transportation Cooperative Scheduling Problem, PTCSP)是实现企业成本优化的关键,同时都具有NP难、大规模、强耦合、多目标、不确定等属性,故对其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分布估计算法(Estimation of Distribution Algorithm, EDA)已被成功用于求解多种连续和离散优化问题,近年也在一些传统的生产调度与物流运输问题上得到初步应用。本报告对PTCSP和EDA的研究现状和不足进行介绍,进而对后续值得进一步开展研究的方向进行梳理和展望。
报告人简介:钱斌,男,1976年11月生,昆明理工大学信息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导,2009年1月毕业于清华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商学院做访问学者,主要从事生产调度理论与方法、工业过程优化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研究。现为教育部高等学校自动化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过程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仿真学会智能仿真优化与调度专业委员会委员,省政府“数字云南”顶层设计专家组成员,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自动化学会、云南省科技厅等单位评审专家,以及27个SCI源刊注册审稿人。获云南省自然科学三等奖、国际期刊COR最高引用奖、国际会议ICIC最佳论文奖等15项奖励。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各3项,参与973和863项目共3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合著),发表和录用SCI/EI论文100余篇,已被SCI他引500余次。另外,作为主要研发人员负责和参加实际工程项目20余项,合作开发的3类设备已替代国外产品并在工业现场运行130余台套,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
7、报告题目:时变区间不确定下的多智能体一致性控制
报告时间:11月27日10:40-11:00
报告简介:通过输出反馈的方法,以正系统理论为主要依据,研究了具有时变区间不确定性和初始状态未知的连续时间不确定多智能体系统的一致性问题。利用不确定性矩阵和未知初始状态的边界信息,在误差系统矩阵是赫尔维茨和梅茨勒的假设下,设计了用于解决该类不确定系统鲁棒一致性的区间观测器(局部区间观测器和邻域区间观测器)。进一步地,给出了获取同时满足赫尔维茨和梅茨勒特性矩阵的两种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利用不确定矩阵和未知初始状态的边界信息,设计出了该类不确定多智能体系统的局部降维区间观测器,解决了该系统的鲁棒一致性问题。研究内容包括在无向图和有向图上进行信息交互的多智能体系统,并且,都以数值仿真验证了理论结果的有效性。
报告人简介:苏厚胜,华中科技大学人工智能与自动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8年12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自动化系获工学博士学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排3)、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排2)、湖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排2)、吴文俊人工智能自然科学奖二等奖(排2)、科睿唯安全球高被引学者、爱思唯尔中国高被引学者、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湖北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课题、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等4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和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发表SCI期刊论文15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30余篇、IEEE汇刊和Automatica论文60余篇。担任国际期刊IET 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和Scientific Reports的Associate Editor。
8、报告题目: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定位技术
报告时间:11月27日11:00-11:20
报告简介:智能车是新一轮科技革命的代表性产业,其中自身定位的精准性是智能车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而当前智能车车辆定位在真实交通环境下的存在传感器失效,定位不准等问题。
本报告针对智能网联汽车在真实交通环境下所面临的定位失效问题,重点考虑时变非高斯噪声下的单车定位,网联环境下多车数据传输存在未知丢包、延时的多车定位,以及多传感器融合的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定位算法,深入探讨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定位技术中未知噪声下的状态估计建模、多传感器融合的一体化建模以及联合优化求解等核心技术问题。
报告人简介:朱浩,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教授,重庆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联合培养博士,澳门大学博士后,重庆市优秀博士论文获得者,重庆市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主要从事信息融合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际合作项目和重庆市科技局等项目20余项,在IEEE TAC、Automatica、IEEE TITS、 IEEE/ASME TMech、 IEEE TAES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和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担任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副主编,荣获2020年度川渝产学研创新奖一等奖和CCDC2021最具人气作品奖。
9、报告题目:从智能仿真到智能驾驶
报告时间:11月27日11:20-11:40
报告简介:智能驾驶,尤其是高阶智能驾驶的大规模落地离不开虚拟仿真测试和限定场景下的实践验证。本次报告将介绍我们团队在这两方面的一些工作。报告的前半部分介绍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驾驶虚拟仿真测试与训练平台,其核心功能包括:交通行为仿真、任务/资源调度、评价分析服务、智能案例生成以及回归泛化。该平台可以不断迭代提升智能驾驶算法能力,在降低测试训练成本的同时极大提高测试训练的效率和效果。报告的后半部分介绍车路协同的自主交通系统在之江实验室新园区的示范建设,我们团队在项目中研究车路协同自主驾驶、协同操作系统、云端测试训练、智能监控运营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并推动L4级自动驾驶在园区环境的工程实现,形成可在更广泛场景中推广的成果。
报告人简介:苏志毅,2011年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机系,2013年于清华大学电机系获得硕士学位,2018年于密歇根州立大学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获得博士学位。2018年,他加入日立美国有限公司从事汽车电动化和智能化的研发工作。2021年,苏志毅加入之江实验室智慧交通研究中心,主要负责车路协同的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应用。他的研究方向包括电磁场计算、最优化问题、智能驾驶、车路协同等等。
10、报告题目:智能驾驶系统实车测试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
报告时间:11月27日11:40-12:00
报告简介:基于中国道路交通环境特征、自然驾驶行为和智能驾驶系统功能定义,研究智能驾驶系统测试场景库、封闭场地测试技术、开放道路测试技术和车辆主观评价方法,并将相关实车测试评价技术应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智能驾驶系统测试验证。
报告人简介:杨良义,中国汽车工程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智能网联测试研发中心副总工程师,国家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重庆)智能汽车检测科科长(兼),工学博士,高级工程师、重庆邮电大学研究生导师;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准入审查专家、监督检查专家,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526分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越野车技术分会专家、汽车工程学报审稿专家。主要从事智能网联汽车测试评价技术及标准法规研究。作为负责人和核心骨干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庆市重点专项等科研项目20余项。牵头或参与了10余项智能网联汽车相关国家和行业标准研究工作。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EI/SCI检索5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软件著作权6项。